牢牢把握为民初心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湖南省怀化市公安局鹤城分局城东派出所民警 杨尚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着眼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对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作出重要部署,为公安机关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指明了方向。公安机关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职能部门,要牢牢把握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共建新格局促人民群众拥有获得感,以共治新格局使人民群众获得安全感,以共享新格局让人民群众享有幸福感,奋力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
以共建新格局,促人民群众拥有获得感
共建,即共同参与社会建设。公安机关要着力做好贫困群众、弱势群体等人员的共建工作,增强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建设的能力和活力。
做好贫困群众的共建工作,推动精准脱贫。基层公安机关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结合贫困群众实际,深入开展贫困群众走访活动。要扑下身子,与贫困群众交朋友,推心置腹做工作,切实解决贫困群众诉求,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使基层公安工作赢得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做好弱势群体的共建工作,维护公平正义。基层公安民警要对辖区内的军烈属、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适时开展暖心活动,积极予以帮助和扶持,把民警的关爱之情传递到弱势群体心中。要适时对弱势群体的现状进行调研,开展心理疏导,做好法治宣传等工作。要深入调查侵害弱势群体利益的案事件,依法打击犯罪,维护公平正义。
基层公安民警在工作中,还要及时总结归纳,把案件中的纠纷当事人、纠纷原因、调解结果和不稳定因素记录清楚并及时上报,对责任区内重点场所等深摸细查、认真登记,持续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以共治新格局,使人民群众获得安全感
共治,即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公安机关要以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靠群众力量、增强治安防控、精准打击犯罪,努力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
依靠群众力量,开展群防群治。基层公安机关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设身处地开展好群众工作,动员群众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不断激活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动力,充分调动群众开展群防群治工作的自主性,通过群众自治、公共管理,达到邻里更和谐、服务更完善、治安更良好的效果。
增强治安防控,消除安全隐患。基层公安机关要着力提升维护社会安全的能力和水平,以基层基础建设为支撑,加快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防止各类风险聚集扩散。要进一步创新完善社会治安源头治理,大力加强公共安全管理治理工作,建立系统性安全治理机制,坚决杜绝安全隐患。
科学部署警力,精准打击犯罪。基层公安机关要以人民期盼为念、为人民利益而战,做到什么犯罪突出就打击什么犯罪,哪里治安状况混乱就整治哪里,当好推进辖区平安建设的主力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守护神。要充分发挥“天网”监控系统的优势,在重点地段和场所提高见警率,确保一旦出现重要警情,能够快速处置,有效掌控现场,避免事态恶化。要坚持科技兴警,实施公安大数据战略,树立互联网作战思维,促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与公安工作的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基层公安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和核心战斗力。
以共享新格局,让人民群众享有幸福感
共享,即共同享有社会治理成果。公安机关要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让群众共享警务资源、共享公安事业发展、共享发展成果,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切依靠群众,让群众共享警务资源。基层公安机关要加快布建视频监控、物联网等智能化信息采集渠道,推动信息资源深度采集、整合汇聚、联通共享,切实把信息化应用融入基层公安工作的各个环节,普及到基层公安机关执法的各个岗位,落实到基层公安机关的各个层面,促进社会治安的精准管控和精细管理。
一切为了群众,让群众共享公安事业发展。基层公安机关要认真组织学习共享新理念精神,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全力做好社会治安打防管控工作,有效挤压违法犯罪空间,精准打击不法分子,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警察就在身边,使群众实实在在地共享到幸福指数。
一切服务群众,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基层公安机关要牢固树立共享发展“一盘棋”的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加强和改进为民服务工作,推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措施,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全稳固的政治环境、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原文链接:http://epaper.cpd.com.cn/szb.html?t=szb&d=2019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