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当前位置:主页 > 理论研究 >

让可感受的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

时间:  2013-11-24 14:00

让可感受的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王信芳     

【摘要】

所谓司法公信力,是指司法权凭借自身的信用而获得公众信任的程度,这是一种具有信用和信任双重维度,既能够引起普遍服从,又能够引起普遍尊重的共性力量。目前,“部分群众对司法的不信任感正在逐渐泛化成普遍的社会心理。”因此,必须正视“有公正、未必信”这一现实困境背后的深层问题。

认识偏差是导致现实中司法公信力不彰的重要原因。只见矛盾不见统一,只见民意不见法律,只见局部不见整体,只见法庭不见社会,都是司法实践中的认识误区,面对这些误区,人民法院要加强群众工作,在开展群众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坚守法律的底线,认识到判决和调解都是法院解决纠纷的重要方式。

通过群众工作提升司法公信的关键是要找准群众工作与司法公信的结合点,在为民司法、公正司法、公开司法、廉洁司法的细节上下功夫。坚持服务性司法,创新便民举措; 完善庭审调解模式,强化释法说理劝解工作; 用好信息科技手段,提高司法透明度; 创新群众监督形式,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加强制度建设,实现司法群众工作从观念到机制的转变。

党的十八大明确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为人民法院加强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指明了方向。

司法应当并且必须具备公信力,司法依赖民众的信赖而生存。近年来,从司法统计和案件质量评估情况看,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质效显著提高,但司法公信力不高仍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提升司法公信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司法公正、司法公开、司法民主、司法廉洁、司法传媒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有效提升司法公信的着眼点不少、方法也很多,但是,无论方法和路径如何选择,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司法公信力是人民群众评判司法的口碑,归根结底由人民群众说了算。”因此,提升司法公信力必须围绕为民、公开、公正、廉洁下功夫,必须在每一个案件中扎实做好群众工作。

公正难以被感知 是司法公信的现实困境

所谓司法公信力,是指司法权凭借自身的信用而获得公众信任的程度,这是一种具有信用和信任双重维度,既能够引起普遍服从,又能够引起普遍尊重的共性力量。因此,提升司法公信力就不能仅局限于对司法公正内在品质的追求,更应注重提升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认同感。据统计,全国法院一审服判息诉率在近十年里一直稳定在约90%的水平,而申诉率也呈逐年下降趋势。然而,社会公众对司法的信任感却并未同步增强,相反,“部分群众对司法的不信任感正在逐渐泛化成普遍的社会心理。”因此,必须正视“有公正、未必信”这一现实困境背后的深层问题。

(一)程序阻隔了真实,公正难以被看见

“没有真相就没有公正”。司法作为一种事后性权利救济机制,决定了法官获取的“真相”主要依赖于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以及当事人在审判过程中的相互“竞争”与揭示。然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贫富差距悬殊,这一国情反映到司法领域,便是当事人的诉讼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多数普通群众不能完全适应诉讼的竞技性要求。这就导致经济能力和诉讼能力较弱的群众难以通过“对抗式”的诉讼来维护其自身合法权益,更无法认同“法律真实”和客观事实相悖之下所作裁判的公正性。

(二)法理阻隔了情理,公正难以被理解

“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则不威”。立法如此,司法亦是如此。当前,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评价标准仍然是一种包含了情理、道德和法律等诸多因素的复合标准,其中法律标准并不是唯一标准。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将裁判结果仅仅视为法律逻辑推理的产物,还要综合考虑政治、社会、伦理等因素,统筹协调好案件所涉及的各种复杂关系,说透法理背后的事理和情理,使得天理、国法和人情相协调。不顾群众感受,单纯在“法律上正确”的司法裁判,不仅无助于司法公信的树立,而且会严重伤害到社会公众的“司法情感”。

(三)媒介阻隔了沟通,公正难以被传播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特别是司法个案更加关心关注,法官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舆论焦点和公众话题,甚至可能被误读、被炒作,稍有不慎就会对法院工作造成不良影响。一方面,少数法官司法作风不正,个别法官司法不廉,损害了法院的声誉和司法公信力。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一些法院司法公开的能力不足,缺少必要的媒体素养,不善于同媒体打交道,导致生动鲜活的执法办案实践无法向社会充分展现,而一旦出现舆情往往又疲于应付。双重因素导致人民法院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生动实践无法在人民群众中有效传播,司法公信的内在品质难以被认同。

走出认识误区 提升司法公信力

司法实践中,有种观点认为,提升司法公信力必须从强调司法程序的规范性、程序性和严肃性入手,群众工作偏重的是非规范性、情理化和灵活性,因此通过做群众工作对提升司法公信的难度不小、意义不大。这一认识偏差是导致现实中司法公信力不彰的重要原因。回顾人民法院的司法历程可以发现,坚持做好群众工作,是让人民群众“感受”司法公平正义,进而赢得人民群众认同与信任的有效路径。因此有必要澄清司法实践中的认识误区。

误区之一:只见矛盾不见统一,认为司法群众工作缺少法理依据,司法的被动性与群众工作的主动性相互矛盾。

司法的被动性与群众工作的主动性非但是不矛盾的,而且是相互统一的。司法的消极性是相对于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而言的,并不排斥法官在司法权运行过程中的积极作为。相反,法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能动地行使相关职权,是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公正所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从法律规范层面来看,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人民法院拥有引导诉讼程序、主持调解和解、必要时开展调查取证等权力。这些制度设置也正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司法公正。所以,人民法院加强群众工作,具有充分的法理和法律依据。

误区之二:只见民意不见法律,将司法群众工作理解为群众审判,忽视了审判权的独立性和法官作为司法群众工作的主体性。

群众工作强调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因此,鼓励群众依法有序地参与司法、监督司法是群众工作的应有之意。但是,群众监督和参与不能违背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这一基本原则,更不应泛化成为一种民意审判。司法群众工作应当是法官作为司法权行使主体的一种内化的自觉行为,是法官主动倾听民意,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实践司法领域群众路线的主动作为。因此,在开展群众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坚守法律的底线,避免“群众说怎么办就怎么办”的片面现象在个案中出现。

误区之三:只见局部不见整体,将司法群众工作简单地与诉讼调解工作划等号,忽视了群众工作的多样性和广泛性。

诉讼调解是群众工作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但并非群众工作的全部。不仅如此,片面强调案件调解率不仅不利于做好群众工作,而且也不利于树立司法公信。判决和调解都是法院解决纠纷的重要方式之一,采用哪一种方式,应当结合具体的案情具体分析。当判决更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权益,更有力于树立司法公信时,就应当选择以判决的方式作出裁决。历史上的“马锡五审判方式”也并非片面强调调解,其实质是既有审判也有调解。事实上,当时的边区政府也曾纠正过片面强调调解的问题,并指出“以调解数字多少作为考核干部的标准”是错误的。

误区之四:只见法庭不见社会,仅满足于在法院庭审、接待等诉讼过程中做好当事人的工作,忽视了法庭之外的社会公众对司法工作的感受度和认可度。

司法群众工作有广泛的外延,司法程序中、程序外都存在做群众工作的空间。特别是在一些受到社会和媒体关注的案件中,群众工作更有必要延伸到法庭之外。比如,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告人主动向被害人清退赔偿以降低损害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这一制度设计的初衷是帮助被害人获得更充分的经济赔偿,降低损害程度。但这种正面的司法行为在法律理念和司法精神传播不到位、释法不到位的情况下,可能被断章取义,让人产生“以钱买刑”的负面理解,更可能对潜在的犯罪人形成不良暗示。

做好司法群众工作 提升司法公信的实践探索

通过群众工作提升司法公信是一种思路,更是一种探索,其关键是要找准群众工作与司法公信的结合点,紧紧围绕支撑司法公信力的若干关键要素展开具体工作,在为民司法、公正司法、公开司法、廉洁司法的细节上下功夫。

(一)坚持服务性司法,创新便民举措,切实保障涉诉群众特别是经济困难群众的诉讼权益

服务性司法意味着,司法不仅是一个运用法律的技术问题,更重要的还是一个立场和感情问题。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着眼群众对司法文明、亲和的需求,充分体谅群众“打官司”的感受,自觉把关爱、理解、体恤等人文精神融入司法过程,以更加扎实、更加优良的作风贴近群众、取信于民。近年来,为了突出司法的服务性,上海二中院对诉讼全流程进行“便民化”改进,通过“法律志愿者窗口”、在线诉讼服务平台、“袁月全信箱”、“乔法官论法”等平台建设,进一步强化司法的服务功能,努力实现诉前咨询指导、诉中辅助事务办理、诉后申请执行或申请再审等诉讼全流程

(二)完善庭审调解模式,强化释法说理劝解工作,引导当事人理性参与司法调解,提高群众工作质量

司法实践中,部分法官对如何做好调解工作认识不清,方法不当,庭审中征求当事人调解意见“一问了之”现象比较普遍。这种现象导致部分诉讼调解工作流于形式,调解的综合效果不理想。2012年,上海二中院在坚持庭审规范化的基础上,重点改进庭审调解阶段的劝解引导工作,在庭审的程序中为双方当事人设定一个缓冲地带,切实提高调解工作的群众满意度。具体做法是,审判长在征询当事人调解意向前,结合案情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供当事人参考,将庭审对抗气氛进行适度的缓解,引导双方当事人平复情绪,将注意焦点转移到如何妥善解决纠纷上来,取得明显效果。

(三)用好信息科技手段,提高司法透明度,逐步消除法院与群众间的沟通障碍,增进相互理解

加强法院信息化建设,既是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司法公开,提升司法公信的必然选择。正如上海高院崔亚东代院长在谈到深化司法公开时指出,“犹抱琵琶半遮面”只会导致人民群众更多的合理性猜疑。因此要从有利于提高司法公信力出发,对审判公开的范围、内容、对象、时间、程序、方式等方面进行细化和完善,以更主动公开消除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以更鲜活的形式展现公正司法的生动实践。近年来,上海二中院依托现代信息科技,全面推行网上立案、庭审直播、远程审理、执行在线和裁判文书上网等工作,实现诉讼全程网络全覆盖,深入推进司法公开,取得显著成效。

(四)创新群众监督形式,针对司法作风问题开展廉政回访,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消除廉政风险

司法廉洁是司法公信的基石和底线要求,司法廉洁问题解决不好,提升司法公信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特别是当前,少数法官不公不廉、纪律作风不端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法院的司法公信力。2011年,上海二中院针对司法权力的运行特点,创立了案件廉政回访制度,通过畅通法院与人民群众的沟通渠道来促进法官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案件廉政回访制度改变了法院以往对投诉举报的被动受理模式,变坐等群众投诉举报为廉政监察员主动回访,使人民群众可以更近距离监督审判权力,增强了反腐倡廉的威慑力。

(五)加强制度建设,实现司法群众工作从观念到机制的转变,让司法群众工作抓得起,能推进

由于司法工作自身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做好司法群众工作并非易事。实践中,对司法群众工作给予一般性号召、倡导的多,将其转化为法院具体工作制度和举措的少。因此,如何创新工作机制,使司法群众工作看得见、摸得着、有标准、能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2012年,上海二中院通过构建“三个覆盖、四位一体”工作机制,探索将群众观念、群众路线等思想层面的司法理念转化为实践层面的司法工作举措,切实提高法官群众工作能力,提升司法公信力。该制度实施一年多来,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满意度持续提高。

来源:上海法治报
(责任编辑;李 婷)
  • 版权所有:中共武威市委政法委员会 陇ICP备20000376号-1 甘公网安备 62060202000288号
  • 地址: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能源大厦12楼 服务电话:0935-2219679 网站邮箱:wwzfx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