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凉州公安紧紧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要求,以平安凉州建设为抓手,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信息化建设为引领,以服务实战运用为核心,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着力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能力,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影响社会安定的突出问题,促进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在综合考量人口、面积、警情、案件、场所等要素的基础上,科学划分警务区212个,实行市区一体化警务运行体系,采取“步巡+车巡”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加大对社会面的治安巡逻频率和盘查力度。将人、地、物、事、网等诸多要素全部纳入治安管理和服务范畴,以派出所社区警务室为中心点,全面落实“1+X+N”联勤机制,以网格力量为依托强化动态巡防模式,建成各类警务室198个,将654名社区民警、1.1万名网格员、2350名治安户长、6.2万名治安积极分子等群防群治力量纳入网格,在对应的重点路段、场所、小区等诸多点位开展治安巡逻、社情民意调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最大限度将警力延伸到社区、村组,切实提高街面见警率和管事率,坚持沿街巡查不间断、看家护院转小巷,建立“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快速处置,真正把警务室打造成“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针对电信网络诈骗、套路贷等侵财类案件多发的实际,整合社区网格员、村组治安户长等力量,向群众、出租房客、建筑工地工人等群体,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5万余份、张贴海报1200余份,采取面对面交流方式,有效预防各类案件的发生。至目前,全区电诈现案发案数同比下降41.15%,利用“国家反诈中心”App平台成功预警劝阻117人、止损9.38万元。
利用“一标三实”基础信息,加强对辖区人员的分类管理,健全完善“一人一档”,实现精准管控。联合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对辖区内涉危涉爆企事业单位、油库、加油(气)站、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烟花爆竹销售企业及零售经营网点等开展常态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督促整改安全隐患156处,查处烟花爆竹相关案件9起,收缴各类烟花爆竹1000余件、电雷管203枚,炸药55.8公斤。加大重点治安场所管控力度,强化对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流动暂住人口聚居区、出租房屋集中区等治安复杂场所的清查整治,着力解决黄赌毒等社会治安突出问题。今年以来,共查破“黄赌”案件234起,打处425人,停业整顿经营场所7家,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及社会丑恶现象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盗抢骗、黄赌毒、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平台,构建动态化、信息化、一体化管控网。针对盗窃案件高发区域,及时调整监控辐射范围,降低可防性案件发案率,筑牢社会治安防控网。依托“雪亮工程”建设,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积极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建成派出所综合指挥室10个、智慧安防小区19个,加强视频监控点位巡查,增强视频监控的实战效能。强化对娱乐场所、KTV、城中村等区域的巡查力度,有效遏制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至目前,全区共查处行政治安案件2511起,打击处理违法行为人1764人。破获电诈案件160起、经济案件55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9起,挽回各类经济损失230余万元,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牢牢把握网络空间的广泛性、开放性、共享性和互动性特点,严格落实7*24小时网络舆情监管机制,建好网络安全“隔离带”,最大限度压缩各种不良、攻击性言论在网络上的传播空间。强化预警研判,监测本地舆情354条,筛查各类有害信息85条,落地核查64人,上报处置互联网违法信息1148条,舆情引导13860条,坚决筑牢网络“防火墙”。持续规范全区政务新媒体的运维管理,备案登记新媒体账号63个,规范内容发布、健全安全机制,进一步优化了政务新媒体矩阵,确保政务新媒体运行安全、健康发展。加强对专业队伍的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及时对社会普遍热议内容进行分析研判,强化使命担当,时刻将网络意识形态责任牢记心中,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同时,加强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建设,引导网络文明志愿者传递网络正能量,共同努力维护网络文明,共建清朗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