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建设

当前位置:主页 > 平安建设 >

守初心护平安 担使命促和谐——“十三五”时期我市平安建设工作综述

时间:  2020-11-23 15:13

于国家而言,平安是发展基石。
 

于百姓而言,平安是最好礼物。
 

今日武威,改革发展图景波澜壮阔,百姓安全感不断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以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武威为目标,以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支撑,全面实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切实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加快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形势持续好转,全市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平安武威建设取得显著成绩,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数字和荣誉是最好的见证。
 

2019年,法治甘肃建设群众满意度调查我市得分85.09分,比全省平均分81.25高3.84分,名列全省市州第一,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排名全省第二;我市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平安建设优秀市。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武威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平安武威建设的深入推进,人民群众居家更安心、出行更放心、生活更舒心,“平安武威”已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
 

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这是上世纪浙江诞生“枫桥经验”的关键词。
 

跨越半个多世纪,在社会利益更加多元、社会矛盾更加复杂、社会信息更加透明的眼下,学习和发展好“枫桥经验”是不是有了新的价值、新的载体、新的意义?
 

回答是肯定的。在武威,随着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加快推进,更为高效、更加精准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模式正在不断丰满,依托区域化党建、社会化参与、扁平化指挥、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基层治理除了在广度上“做加法”,更在深度上“做乘法”,推动了新时代平安武威建设再上新台阶。
 

对于凉州区西关街西苑社区的网格员梁雪琴来说,拿着智能手机走访辖区网格,及时发现问题,线上进行记录反馈,是每天的“必修课”。在走访过程中,她站过岗值过勤,发现过安全隐患,解决过邻里纠纷,照顾过空巢老人,成了居民们心中的“贴心人”和“守护人”。
 

走进民勤县三雷镇建新村,庭院美丽,村容整洁,邻里和谐……一幅优美、洁净、有序的美丽乡村画卷尽在眼前。建新村积极以政治掌舵领航、以法治定分止争、以德治润物无声、以自治春风化雨、以智治提质增效,探索出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的基层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全力创建“无信访、无案件、无事故”的“三无村”,为实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夯实了根基,全村上下呈现出人人参与基层治理、人人共享治理成果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我市按照“服务为先、源头创稳,整合资源、齐抓共管,科技支撑、信息保障,因地制宜、全面覆盖,党建引领、提升能力”的原则,根据辖区面积、地理位置、人口规模、生活习俗、行业特点、服务管理事项等要素和全面覆盖、便于服务、无缝衔接、动态管理的要求,以市直部门及中央、省属驻武单位为纵向,以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为横向,根据行业特点和管辖区域逐级划分若干网格单元,并按照“一格一员”或“一格多员”“一员多能”的要求配备网格员,使网格成为服务民生、化解矛盾的基本单元,实现空间全覆盖、地域无缝隙。
 


 

人在网上走,事在网格办。“过去,我们基本上是等着人家来反映问题。现在,有了划分更为科学的网格体系,每个网格员活跃在各个对口的‘责任田’里,居民有什么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反映,我们也可以通过网格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凉州区西关街街道负责人说。
 

鼠标一点,不管是城区,还是乡镇街道的情况图像,都能通过视屏监控,在大屏上的得到展现;打开手机,点进“交管12123”APP,随时可以查阅车辆信息,办理处理违章等业务。过去,社会治理的多样化、精细化发展一直是传统社会治理的重要难题。而今,依托技术革命和信息化支撑,基层治理实现了“华丽转身”。
 

……
 

十三五”期间,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我市学习和深化“枫桥经验”,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将平安建设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步推进,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武威,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满足人民新期待。
 

这五年,全市社会治安专职群防群治队伍和保安队伍不断加强,全市社会治安专职群防群治队伍达到3480人,全市保安员达到1万人;
 


 

这五年,全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联网应用深入推进,已建成市级总平台、公安分平台、综治分平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安装一类视频监控8419路,在线8319路,整合接入社会面二、三类视频监控视频资源782路,实现了全市重要地段视频监控全覆盖;
 

这五年,全市治安复杂区域、场所和部位得到综合整治改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这五年,全市公共安全和维稳应急处突能力逐步提高,着力推进源头稳控机制建设,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加大各行业、系统、领域内隐患风险排查整治力度,形成以小平安促大稳定、小安全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的良好局面。
 

发重力出重拳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推进

 

黑恶不除,则民不安、国不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搞好专项斗争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专项斗争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对专项斗争重要性、必要性、长期性的认识,增强政治自觉,扛起政治责任,切实把专项斗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坚持把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大民生工程,摆到全局工作突出位置把握和推进。
 

通过市委常委会会议、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市政府常务会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不断压实专项斗争的政治责任。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及党组会议、领导小组会议、推进会,对方案制定、宣传发动、重点案件查办、“挖伞破网”、中央督导组反馈问题整改等各环节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在力量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全力支持。坚持“五级书记带头抓”,市、县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别担任市、县两级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认真履行第一责任,深入基层督导调研,指导督办重点案件,协调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分管领导认真履职尽责,全面协调推动工作落实。纪检监察机关和政法、组织、宣传等部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尽其责,整体联动,形成了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推动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战果。
 

船至中流浪更急。中央部署的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已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扫黑除恶面临的问题更复杂,遇到的困难也更多,我市始终把打击锋芒对准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深恶痛绝的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作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敢“啃硬骨头”的精神,持续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
 


 

2019年1月16日,凉州区人民法院公开庭审赵伟栋等47名被告人涉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寻衅滋事罪、抢劫罪、敲诈勒索罪、非法拘禁罪、开设赌场罪、强迫交易罪等7项罪名涉黑案件,该案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凉州区人民法院审理的首例涉黑犯罪案件,涉案人数最多、涉嫌罪名多,社会影响大;今年9月3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周前进等84人涉黑案依法公开宣判。该案系甘肃省高院指定武威中院管辖、犯罪人数最多、涉及罪名众多的重特大涉黑案件。
 

一桩桩、一件件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涉黑涉恶大案要案的公开庭审宣判,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不仅彰显了我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啃硬骨头”的决心,依法打击和震慑了黑恶势力,更积极回应了社会关切,得民心、顺民意。
 

每个涉黑涉恶犯罪背后都有“关系网”“保护伞”。为了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必须发重力、出重拳,啃下“关系网”“保护伞”这块硬骨头。我市完善纪检监察机关与政法机关协调联动机制,组织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四级联动”监督检查、党员干部涉黑涉恶蹲点调研督查和涉黑涉恶问题线索“大排查、大核查”行动,严查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和专项斗争中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截至目前,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及“保护伞”问题83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30人,组织处理76人,移送司法机关15人。整顿提升软弱涣散村党组织313个。
 

人民群众与黑恶势力水火不容。群众既是黑恶势力的受害者,也是知情者。我市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电子显示屏和“两微一端”等媒体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市、县区两级同步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专项斗争进展情况;以“扫除黑恶势力,创建平安武威”为主题,同步举行大型集中宣传活动。通过广泛深入宣传,人民群众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知晓率和参与度不断提高,黑恶势力人人喊打的浓厚氛围已然形成。同时,积极动员群众“报”线索,发动基层组织、行业系统深入排查“挖”线索,组织政法机关研判梳理串并“找”线索,严格公安机关责任“核”线索,建立全方位、立体式、深层次、全覆盖的线索排摸体系,并组织开展“大宣传、大排查、大核查、大督导、大深挖”五大专项行动,全面摸排各类涉黑涉恶问题线索,并抽调精干力量,成立线索核查专班,对发现的每一条线索挖着查、追着打,对涉黑涉恶重点案件采取挂牌督办、上提一级等措施,确保打准打狠打痛。
 

斩尽恶竹万竿,赢得天朗气清。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我市共受理各级各类线索3189件,办结3176件,办结率99.6%;累计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4个、恶势力犯罪集团17个、恶势力犯罪团伙15个、“村霸”12个,破获治安、刑事案件505起,刑拘犯罪嫌疑人479人,查扣涉案资产1.78亿元,全市社会治安环境进一步改善,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
 

建好用好四级综治中心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太谢谢你们了,没想到这么多部门合在一起,我很快就把所有事情办完了,省时又省力,要是在以前,要跑几处才能办完。”近日,在天祝县综治中心服务大厅内,居民王生鹏笑容满面。
 

王生鹏所说的多部门一起办公,是指今年以来,天祝县在综治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充分整合信访、住建、人社、民政等多家力量,在县综治服务中心聚合办公,受理群众各类矛盾纠纷和诉求。在创新服务上,该综治中心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体化运行”工作模式服务百姓和企业,这改变了以往各自为阵、单打独斗的局面,实现了让办事群众“少跑一趟路、少排一次队、少等一分钟”。
 


 

天祝县通过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营,效果明显。“县综治中心下设接待大厅作为专门服务通道,群众反映的各类诉求和矛盾纠纷,由接待大厅统一受理,群众表达诉求后,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及时组织人员调处,力争当场答复、当地解决;现场不能调处的,实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律师参与、综合施策’进行合力调解。由中心工作人员对调解情况跟踪督办,直到案结事了。截至目前,共受理信访纠纷案件19起,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走高。”天祝县委政法委副书记王金福告诉记者。
 

天祝县综治中心的建设和取得的成效,是我市规范化、网格化、信息化、实体化强力推进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建设,推动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和便民利民服务的一个缩影。
 

推进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础、关键在基层,积极探索社会综合治理服务模式,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整合各部门各方面人员力量和工作职责,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寓管理于服务,以管理促服务,既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有益探索,又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和国务院推进“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还是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有效途径,更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现实需求。
 

正是于此,今年以来,我市按照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契机,将综治中心建设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助力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强力推动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建设运行,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设幸福美好新武威打下了坚实基础。
 


 

工作中,市委高度重视综治中心建设,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对做好综治中心各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市委政法委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及时下发督促落实四级综治中心建设的通知,积极协调组织、编制部门,全面落实机构编制、人员配备等工作,抽调专人多次到县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调研督导综治中心建设。制定全市综治中心建成及实体化运行作战图,按照色调、门牌、标识、流程“四统一”要求,以蓝白两色为各级综治中心基本色调,县区、乡镇、村(社区)名称全部规范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坚持“党建引领、德法融合、三调联动、服务为民”,设计全市统一的服务流程,大力推广“马有信调解工作法”,切实加大矛盾纠纷化解力度,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目前,市级平台已建成;古浪县投入资金74万元,完成1310平方米的县级中心平台装修,实现实体化运转,20个乡镇(街道)中心已有17个实现实体化运行;天祝县投入资金300万元对2800平方米的信访局办公大楼进行改造,实现实体化运转,19个乡镇全部实现实体化运行;民勤县投入资金120万元完成100平方米的县级中心平台装修,实现实体化运转,19个乡镇(街道)全部实现实体化运行;凉州区级中心已选址,预计投入资金245万元,正在装修1610平方米的室内工程,48个乡镇(街道)中心已有46个实现实体化运行。全市1114个村(社区)实现实体化运转。
 

创新法治扶贫
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法治扶贫是促进基层社会治理、脱贫攻坚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站在历史的重大交汇点上,我市政法机关积极作为,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功能作用,以“法治扶贫”护航脱贫攻坚。
 

汪龙是天祝藏族自治县打柴沟镇金强驿村村民,以种植蔬菜为主要生计,是村里的蔬菜种植大户。靠经营几十亩蔬菜,汪龙这些年不但自己腰包鼓了,还能帮助乡亲们增加收入。
 

每年蔬菜上市时,是汪龙期盼的收获时节,可同时也会遇到一些糟心事。去年8月10日,按照事先约定,汪龙早早地守在田埂边上,等菜贩子上门收购刚割下的9吨蔬菜,心里则盘算着,卖掉这批菜能有一笔不小的收入。
 

菜贩子上门后,汪龙笑脸相迎,可还是发生了意外状况。“菜贩子想反悔之前约定的收购价,要求降价。”无法接受菜贩子的言而无信,汪龙当场拒绝了降价要求。一时,双方争执不下,就在田埂上吵了起来。两人越吵越凶,眼看着就要动手打架时,汪龙突然想起之前来家里送“联系卡”的民警叮嘱他的话,与他人发生纠纷时,不要冲动打架,立刻给派出所打电话,随叫随到。
 

在天祝农村,每年的七八月份,民警们都在村子的田边巡逻,帮助菜农与菜贩子起草收购合同,处理经济纠纷。汪龙想到了这支身边的“扶贫卫士”,便打电话反映了自己遇到的情况。电话刚打完不久,民警们就开车来到了汪龙家的地边上。
 

“菜农在地里辛辛苦苦干一年,就盼着丰收时卖个好价钱,要是这些菜今天再不全部拉走,将给汪龙一家带来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看到菜贩子态度强硬,考虑到按法律执行有个过程,还是要耽误汪龙卖菜,民警们就转变协调方式,耐心和菜贩子沟通解释,经过认真劝说,菜贩子终于同意以约定价格收购了全部蔬菜,汪龙如释重负。
 


 

地处祁连山东麓的天祝藏族自治县是“三州三区”重点扶贫攻坚区,随着城乡扶贫产业发展如火如荼,面对随之而来的各种矛盾纠纷,天祝县将脱贫攻坚纳入法治轨道,围绕贫困人口、贫困户、贫困村,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分类施策,深化分业分类分众法治宣传教育,开展精准精细精彩普法活动,提供标准性智能性便捷性法律服务,走出了一条法治扶贫对象精准化、主体多元化、载体多样化、机制科学化、效果最大化的法治扶贫的新路子,提升了贫困群众的法治思维能力、依法办事定力、内生发展活力和崇尚新风动力。天祝法治扶贫模式在全市乃至全省得到广泛推广。
 

周某等26人是古浪县西靖镇的农民工。2018年3月至12月,他们在古浪县某蔬菜专业合作社打工,从事日光温室蔬菜种植工作,每天完工后,由合作社负责人书写用工单计算工资,但未实际发放。到了年底,合作社以各种理由推诿不支付劳动报酬,共计拖欠6.2万余元。多次沟通无果之后,周某等人向古浪县综治中心求助。综治中心通过法律援助途径,帮助周某等26人提起诉讼,案件在法院快立快判,及时帮助农民工挽回了损失。
 

法律援助是我市开展法治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贫困群众不因打不起官司、得不到权利救济而返贫、致贫的重大惠民工程。古浪县综治中心紧紧围绕“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解决”的工作思路,组织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信访、民政等17个单位业务人员进驻办公,设岗定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启动实施法律援助精准扶贫项目,为推进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成果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在脱贫攻坚中,为困难群体提供及时、便捷、精准的法律服务,是政法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古浪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张文旭说。
 

“十三五”期间,我市深入推进平安建设,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防范风险、化解矛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悉心解决扶贫领域社会治理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了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如今的武威,居住者安心、往来者顺心、投资者放心,“平安武威”建设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障。

来源:武威市新闻传媒集团
(责任编辑;)
  • 版权所有:中共武威市委政法委员会 陇ICP备20000376号-1 甘公网安备 62060202000288号
  • 地址: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能源大厦12楼 服务电话:0935-2219679 网站邮箱:wwzfx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