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主页 > 他山之石 >

淮南中院:把司法权置于“阳光”下

时间:  2017-02-15 08:58
网上公布审判执行工作、借助信息化手段搭建联系群众的平台、把司法工作向基层延伸,近年来,安徽省淮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不断探索司法公开举措,拓展司法公开渠道,坚持以公开促公正提公信。淮南中院院长宋长士表示:“我们把司法权的运行尽可能地置于‘阳光’之下,让审判执行工作更好地体现公正公平,促进司法公信不断提升。”
 
平台建设 拓展司法公开新路径
 
庭审网络直播是推进司法公开的重要内容,淮南中院不断拓展路径,创新方式,让庭审直播成为常态。2015年4月,淮南中院即按照“直播为常态,不直播为例外”的原则,对公开审理的案件进行直播。为更为全面展示庭审过程,淮南中院积极推进视频直播,运用官方微博视频直播庭审全过程,成为安徽省首家运用微博视频直播庭审的中级法院。
 
网友“飞跃淮河”在观看视频直播后赞道:“淮南中院开启网络直播之先河,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网友代表参加,使网络直播成为新常态!”同时,淮南中院在全市两级法院统筹建成视频直播平台,实现了视频直播功能全覆盖。2016年9月27日,“中国庭审公开网”开通当日,淮南中院组织全市8家法院开展“庭审联播”活动,涉及刑事、民事和行政类型的16起案件首次在“中国庭审公开网”进行视频直播。淮南中院积极与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建设的庭审直播系统对接,运用两套系统,针对不同类型案件,分别开展庭审直播。截至2016年底,淮南中院共进行了4139场视频直播,淮南市大通区人民法院2016年在“中国庭审公开网”的直播率达29.3%,位居安徽省法院系统第一。
 
“裁判文书上网是非常有意义的,不仅可以让公民在民事活动中了解对方是否曾经涉及法律纠纷,也可以了解相关案件的裁判结果,做到心中有数。”律师王东对裁判文书上网这种公开方式给予高度评价,“这是司法公开工作中非常实在的一项举措。”2016年,淮南中院网上公布生效裁判文书3142份,做到了“应上尽上”。淮南中院法官张晨说:“裁判文书上网看上去加大了法官的工作量,在文书写作、校对过程中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实际上对提升文书制作水平、创造精品文书大有裨益。”
 
除了庭审直播、文书上网外,淮南中院还积极促进审判流程公开。现在,当事人在案件立案以后,审判流程管理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案件信息查询码,当事人只要在诉讼服务网上输入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和案件信息查询码,就可以查阅到这个案件当前的审理进度等详细情况,包括审判组织、送达情况、裁判结果、执行情况等案件相关信息。2016年,淮南中院上网公布案件流程信息6073条,为当事人了解案件审理流程、掌握相关信息提供了新渠道。
 
“在大屏幕公布‘老赖’名单太有用了,赵某已经将欠我的15万元还给我了。”案件申请执行人孙某来到法院对执行法官说。2016年以来,淮南中院进一步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和惩处的力度,将符合条件的被执行人全部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在报纸、电视、网站公开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同时,还依法运用“限高令”,限制“老赖”高消费,对躲避执行的“老赖”采取悬赏执行措施等方法,促进案件执结。淮南市谢家集区人民法院还在社区、商场、车站、酒店等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公布“老赖”名单,让市民参与到监督的行列中来,挤压失信被执行人的生存空间。除了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以外,淮南中院利用多种渠道公布执行信息,2016年共公布执行信息6002条,促进执行过程公开透明。
 
“只要登录淮南中院的政务网站,所有的信息都是透明的,开庭公告、送达传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等一应俱全。”网友“皇家童话”在淮南中院召开网民代表座谈会时说,“不用去法院,就可以全面了解法院工作。”近年来,淮南中院借力信息化,向科技要司法公开度,不断增进公众对法院工作的了解和信赖。
 
“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司法工作应更加开放透明,淮南中院积极搭建新媒体平台,打造“法院+新媒体”的工作格局,自2014年建立安徽省首家中级法院微信公众号以来,紧接着又建成安徽省法院系统第一个新闻客户端,新媒体平台不断拓展。2016年,淮南两级法院集体入驻新闻客户端,与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同步建设,形成了“两微N端”的新媒体格局。2016年11月17日,淮南中院开展集中执行专项行动,整个执行过程运用“司法直播”手机APP进行了视频直播。这也是安徽省法院系统首次使用视频直播执行过程,吸引了大量网友围观,网友“向着风行走1990”评论道:“头一次看到手机视频直播执法,这个真心不错!”
 
2016年12月27日,淮南一家文化公司的工作人员王某通过淮南中院的诉讼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调阅了一起2012年案件的电子档案,感慨地说:“没想到几年前的卷宗也可以通过电脑查询,非常便捷,电子存档可以长期存放,也容易查找,真是方便多了!”近年来,淮南中院大力推进诉讼卷宗电子化工作,将新归档卷宗和在库旧存卷宗进行数字化扫描、录入,形成规范化的电子卷宗档案,便于查询调阅。2016年12月,有42名案件当事人或律师通过诉讼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查阅了电子卷宗。淮南市田家庵区人民法院不断增加资金投入和配套设施建设,并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引进专业档案数字化服务公司,已经扫描卷宗近2万卷。
 
信息化 提升司法公开新高度
 
“我去年5次拨打了‘12368’诉讼服务热线电话,咨询相关情况。”律师韩明说,“淮南中院的‘12368’诉讼服务热线电话随时有人接听,很快能够了解案件信息,在不方便登录诉讼服务网的情况下,‘12368’是个最佳选择!”淮南中院开通“12368”诉讼服务热线电话以来,设置了专门的座席员,接受法律咨询和淮南两级法院案件查询,拨打电话的群众可以随时咨询法律问题及了解案件受理、进度和执行等情况。
 
走进淮南中院诉讼服务中心,可以感受到这里充满现代化的人文气息:电子大屏幕滚动播放开庭信息、诉讼费收取标准、办事程序、举报监督方式;自助触摸屏可以查询诉讼流程节点、法官联系方式;查询立案一体机可以查询全省法院案件信息,只要输入身份证号码,当事人便可了解相关案件情况;电视屏幕上播放的是淮南中院自己制作的诉讼流程动画片,直观地引导当事人如何起诉、如何办理相关手续;五台电脑可供前来办事的群众网上立案、调阅档案……凡是可以公开的信息,在这里一应俱全,都通过高科技的设施设备向群众呈现。
 
“庭审同步录音录像解决了庭审记录不完整的问题,通过查看录像,能够完全再现整个庭审过程。”律师杨杰说,“不论是用笔记录还是用电脑记录,都不可能跟得上说话的速度,有了庭审同步录像,再也不用担心漏记或者记录不准确的问题了。”淮南中院依托科技法庭推进司法公开,庭审过程同步录音录像并及时将音像资料刻录成光盘,供当事人调阅查看。
 
目前,淮南中院的18个审判法庭全部建成科技法庭,2016年在辖区基层法院又建成科技法庭30个,全市法院科技法庭达到96个,实现了科技法庭全覆盖。
 
深度互动 诠释司法公开新内涵
 
“最近几年,我多次参加淮南两级法院组织的视察走访、观摩庭审等活动,对法院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安徽省人大代表、淮南市工商联副主席常进表示,“淮南法院扎实推进司法公开‘四大平台’建设,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赢公信,自觉接受监督,审判质效和司法水平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淮南中院开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看法院活动,包括视察法院、旁听庭审等,为代表、委员旁听庭审提供更多的方便。采用“三表”发放的方式,即案情简介表、庭审评议表、合议庭成员介绍表,便于旁听的代表、委员了解案情、了解合议庭成员组成情况,在评议表上对司法礼仪、庭审驾驭能力、司法作风等三大项10个小项内容进行细化,由代表、委员打分并提出具体意见建议。田家庵区法院于2016年8月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每周两次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诉讼服务中心值班,“两代表一委员”更接地气倾听群众呼声,并借助代表、委员的力量参与案件调解,形成多方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合力。田家庵区政协委员王晓华说:“‘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让我们走进法院,在履行监督职责的同时,我们也对法院工作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田家庵区法院近几年案件数量大幅增长, 2016年受理了15000多件案件,法官工作真的很辛苦。”
 
“公众开放日”是淮南中院近年来坚持的司法公开形式之一,该院每年都会邀请各界群众走进法院,并开展“我是守法好少年”“大学生暑期实践”“军人进法院”等专场开放日,让不同的人群深度了解法院。还精心选择公开审理的案件,邀请群众旁听。寿县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邀请县直单位法定代表人参加案件旁听。淮南市潘集区人民法院主动邀请公务员旁听案件庭审,2016年共组织公务员旁听庭审600余人次。
 
2016年9月9日,淮南中院法官来到辖区内的龙眼社区,巡回审理一起房屋登记行政诉讼案件,大量社区居民“围观”庭审。“法庭进社区非常好,原来不懂的法律知识在这里听一听就明白了。”居民陈明荣说,“法庭审理的案件涉及老百姓生活,看法官现场审理案件比看电视更清楚。”为了把司法公开进一步延伸,淮南中院开启“精准滴灌”普法模式,针对不同群众的不同普法需求,采取现场开庭、现场新闻发布、现场释法、现场回答咨询等方式,把法律知识和依法维权的理念送到最基层的乡村、社区、校园。淮南市八公山区人民法院针对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较多的特点,定期举办妇女普法知识讲座;谢家集区法院深入煤矿,开展安全法规、劳动法规的专项普法;凤台县人民法院则开展“法官进百村、巡回审百案”活动,到田间地头巡回办案,在巡回审判的过程中,制作展板、画册,宣讲法律,解答群众咨询。
 
2016年12月26日,以淮南中院法官郑植命名的“郑植法官工作室”在淮南市江陈社区挂牌成立。此后,淮南中院的另外6个法官社区工作室也陆续在各个基层社区挂牌,这些法官工作室将派出法官定期值班,在社区为群众提供咨询、开展法律宣传、调处矛盾纠纷、做好案件的诉调对接工作。全市各基层法院也采取不同形式,建立了驻乡镇的法官工作室、社区乡村法官工作站等,把司法服务和司法公开“捆绑”,触角延伸到了最末梢。(李旭东)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王雪欢)
  • 版权所有:中共武威市委政法委员会 陇ICP备20000376号-1 甘公网安备 62060202000288号
  • 地址: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能源大厦12楼 服务电话:0935-2219679 网站邮箱:wwzfx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