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主页 > 他山之石 >

深圳公安:“智慧+忠诚”耕好改革创新“示范田”

时间:  2017-01-10 08:44
城市安全“科技护城墙”、警务云终端、“e采宝”一体化智能信息采集仪——在目前正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的15个项目中,这3个项目都来自深圳;交警星级用户服务、户政业务“全城通”服务……3年来,436个发端于基层、针对性很强的“警务微改革”“科技微创新”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鹏城涌现。
 
“作为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公安机关,用‘智慧+忠诚’耕好改革创新‘示范田’,既是天时地利的机遇,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广东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深圳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徐文海告诉记者,在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大潮中,深圳公安以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特区警队为使命,以“需求、问题、效率、标准”为导向,坚持“机制先行、倒逼体制”的改革思路,致力于打造城市安全的“科技护城墙”,推动警队建设、提升警务效能,全体民警和广大市民正在共享越来越多的改革创新红利。
 
科技让“创新之城”更平安
 
创新社会治安治理机制,构筑城市安全“科技护城墙”
 
“以科技创新破题,让‘创新之城’更平安。”深圳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指挥部指挥长兼改革办副主任李龙文告诉记者,以创新社会治安治理机制、全面实施情报主导警务战略、全面提升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大局的能力水平为目标,打造城市安全“科技护城墙”成为深圳公安新一轮改革创新的主线。
 
“采取‘智能+人工’的方式,启用互联网、物联网、人像识别等前沿技术,构建全方位、智能化的治安要素感知采集体系,实现便捷、规模、实时采集。”城市安全“科技护城墙”项目组负责人说,建设城市安全“科技护城墙”,首要任务是编织立体多维的“智能感知网”。在传统信息采集模式基础上,深圳公安在城际线、主干道、城中村、重点区域建设一道道科技栅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无死角的立体采集体系。目前,全市已建成视频监控点140余万个、车牌识别点697个、电子警察2901个、其他智能感知设备5300余个,日均信息采集量达4100万条。同时,他们与本市多个政府部门及公共事业机构、多省市公安机关和港澳警方建立情报交流协作机制。
 
“全要素感知是基础,在全网络运算、全方位保障的基础上实现全时空预警,这才是城市安全‘科技护城墙’建设的核心。”深圳市公安局情报中心负责人说,全链条推行大情报运行模式由此成为“最佳选项”。他们突破信息壁垒,打造“情报云平台”,将2236种712亿条各单位非涉密数据全部整合进市局数据库,实行“一个账号、一个平台、全网通行”。同时,他们突破机制障碍,打造三级情报架构,建成市局、警种和分局、派出所三级情报中心170个,组建情报官、情报分析师、信息员三级情报信息队伍9987人,初步形成“三位一体,互为支撑,互为响应,全方位、全时空”的“情报主导警务”运行体系。
 
在此基础上,深圳市公安局创新推进“大情报+”应用,由此形成一套高效集约、体系作战的全新警务模式。他们研发警务云终端、云知道、电子笔录等产品,开发启用涉案账户资金网络查控系统、数字化讯问系统等业务信息系统,上线情报应用APP软件四大类46个。同时,他们建立集研判、平台与行动为一体的合成作战机制,三级情报中心全天候、全方位支撑一线警务,全方位服务分析研判、指挥决策、处置响应、导侦导防、合成作战、动态勤务、服务民生,促进了警务效能的提速增效。
 
“科技护城墙”建设的成效,以社会治安的持续好转来体现。2015年,全市110刑事治安总警情同比下降10.2%,破获刑事案件数同比上升4.5%。今年前10个月,深圳110刑事治安总警情在此前已连续7年下降的基础上,又同比下降24.6%。
 
改革让“平安之基”更稳固
 
推进体制改革探索和实践,实现质量强警跨越式发展
 
“城市安全‘科技护城墙’建设的顺利推进和应用的突出成效,与警务体制改革的同步推进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徐文海告诉记者,在打造城市安全“科技护城墙”这一主线的牵引下,深圳公安积极推进体制改革探索和实践,推动实现质量强警跨越式发展,进一步筑牢了“创新之城”的“平安之基”。
 
“在‘机制先行’的推动下,‘体制破冰’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按照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相关部署要求,深圳市公安局积极推进警务体制改革。他们积极探索“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实行市局、警种(分局)“错位设计、一体建设”,构建现代警务生态,推动警务运行向信息化、集约化、标准化转型升级。同时,他们探索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改革,规范辅警管理制度,把辅警队伍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目前,立法条例草案已完成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即将提交市政府审议;改革方案已经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正在加紧推进全面施行前的各项筹备工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市公安局以前海、蛇口为试点,围绕“中国特色、国际通行,法治为先、质量为本,体制先进、机制科学,渐进实施、引领未来”的要求,对法治创新、智慧警务、警务体制机制建设等内容进行调研,力求探索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新型警务模式,为全省乃至全国警务改革“探路闯关”。
 
“建立深圳警务标准运作体系,构建与国际相比具有比较优势的中国现代警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深圳市公安局积极建立完善符合实际、好用管用的“深圳警务标准”。他们大力开展理论探索和警务标准化实践,围绕“从巡逻执勤到执法办案、从行政管理到便民服务、从内部管理到外部监督、从营房建设到装备保障”等全部警务工作,评审验收260项单项和体系标准。
 
全力保障基层、支持一线;启动“深圳公安社会评价”工作,初步建立标准化的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建成指挥中心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处置警情更加规范高效;多个专项行动显现出打防管控新思路、新机制、新流程的强大威力……如今,在“深圳警务标准”的指引下,鹏城公安工作升级换代步伐坚实。
 
“推进警务体制改革的‘新长征’还在继续,要想取得更大成效,我们必须用好‘块数据’,压实‘块责任’。”徐文海告诉记者。为此,深圳公安借鉴公共治理“块数据”做法,让内部数据变条为块,让社会数据为我所用,依托“智慧派出所”建设,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对内搞好资源整合,划定警种、分局、派出所和社区的责任边界,层层压实;对外做好资源借力,向企业、场所经营人、出租屋业主、群防群治力量有效传导责任与压力,明晰其“权责利”。同时,他们调整优化绩效考核机制,激励基层专注主业,改变“唯指标论”,彻底扭转勤务“围着数字转”的局面。
 
智慧让“忠诚之光”更闪耀
 
微改革微创新调动全警激情,“民生警务”提升管理服务效能
 
参加全国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全省只有15个项目,来自深圳的项目占了五分之一;3年来,全市公安机关涌现的436个“警务微改革”“科技微创新”项目,全部发端于基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民警普遍反映项目实用、好用、管用,群众纷纷赞誉服务高效、便捷、贴心。
 
“这是大力开展微改革微创新,调动全警投身改革激情的丰硕成果;更是注重‘民生警务’,着力提升公共安全管理服务效能的必然选择。”徐文海告诉记者,以城市安全“科技护城墙”建设和警务体制改革推进为牵引,深圳公安改革创新形成了上下联动、主动作为、蹄疾步稳、狠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呈现出全面播种、次第开花的生动景象,各项改革创新红利逐步释放。
 
集警务微信、大数据查询、人像车辆识别、移动视频会议、警情推送、随手拍等警务应用于一身,全链条实现移动办公、办案、查询、采集、视频等业务,打通警务信息化的“最后一公里”。民警只需拿着手机“点一点、拍一拍、摄一摄、扫一扫、说一说”,就可以便捷、高效开展工作。这是警务云终端,龙华分局、视频警察支队和宝安分局共同研发。目前,全市已配发警务云终端1.6万台,月均使用超百万人次,移动办公和执法办案效率全面提升。
 
一台并不起眼的仪器,可以对涉案人员及11类1000余种物品的生理特征、身份信息、物理信息、电子信息实现一键式采集、上传、存储,同步比对人员身份和物品来源,有效解决了涉案物品“采不全、采不快、采不准、采不深”的难题。这台“e采宝”一体化智能信息采集仪是福田分局视频警察大队大队长卢怀农研发的。福田分局政委朱卫东告诉记者,“e采宝”已广泛应用于多地公安机关社区、巡逻、刑侦及反恐工作一线,为多起案件侦破提供了关键线索。
 
市民以支付宝、微信或手机客户端为入口,可办理六大类145项交管政务,上线一年已在线办理业务300余万起,这是交警星级用户服务的功能和成效;推出户政业务“全城通”服务,首批开通9类21项户政业务“就近办理”,已让60余万人次享受便利,户政窗口效能也提高了20%……在开展微改革微创新的过程中,深圳公安始终聚焦“民生警务”,以基层民警一个个兼具智慧与忠诚的创新之举,推动管理服务效能不断提高。
 
“要想耕好改革创新‘示范田’,就必须想方设法为民警干事创业培育土壤、提供平台。”徐文海深有感触地说。正因如此,深圳公安组织开展“赛马工程”活动,鼓励民警毛遂自荐,围绕群众工作、规范执法、消防监管、交通整治、反恐处突等项目开展公平竞赛,对成绩优异者授予“专家民警”称号,并优先提拔晋升;积极推行“互联网+调研”活动,引导民警在警务云终端上建言献策,畅所欲言,在此基础上定期开展“金点子”评选活动,有效激发了民警工作激情,激活了队伍内生动力。(黄明健 王清波 林长平)
来源:人民公安报
(责任编辑;王雪欢)
  • 版权所有:中共武威市委政法委员会 陇ICP备20000376号-1 甘公网安备 62060202000288号
  • 地址: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能源大厦12楼 服务电话:0935-2219679 网站邮箱:wwzfx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