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主页 > 他山之石 >

“枫桥经验”落地生根看常熟实践

时间:  2019-09-11 11:45
新时期,如何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成为摆在社会治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蝉联全国普法先进“六连冠”的常熟市积极探索新时期矛盾化解模式,坚持矛盾纠纷“预防在先、化解在前、解决在萌芽”的工作思路,“枫桥经验”在这里展现出新的时代面貌。今年1至7月,常熟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纠纷排查9277次,成功调处8681件,防止激化129起,调处非正常死亡纠纷74起,无因工作不到位引起的矛盾纠纷激化、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事件。
 
弘扬法治风尚
 
将矛盾预防在先
 
古有“弦歌之治”的常熟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以礼乐教化百姓闻名遐迩。多年来,常熟秉承传统,坚持不懈地将法治文化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运用法治文化引领实践,实现蝉联全国普法先进“六连冠”,为稳定和谐的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尊老爱幼风尚高,家中有老胜似宝,法律法规进万家,幸福家庭乐淘淘……”山歌民调里饱含着法治新风尚,引导着大众遵循法治信仰。这是常熟古里镇的白茆山歌艺术团演唱的《学法守法谱新篇》。“白茆山歌”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吴歌一绝”。古里镇将山歌艺术与法治文化相融,通过朗朗上口的歌词,让老百姓们在轻松愉快之中,学到法律知识,有效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
 
除古里法治山歌外,常熟还倾情打造虞山法治篆刻、董浜法治灯谜、尚湖法治戏曲、辛庄法治评弹、沙家浜法治民间艺术、支塘法治村娃艺术、海虞法治故事、梅李法治孝廉、碧溪法治诗词等“一镇一品”法治文化特色品牌,在普法工作上突出地方性,在繁荣地方特色文化中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因地制宜设置与城市环境相协调、与生态相融合的法治文化景观,在普法工作上突出融合性,全市镇(街道)法治文化阵地建成率达100%;利用法治文化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等宣传节点,先后举办法治文化风筝节、百场法治文艺巡演、千场法治电影巡映等一系列法治文化活动,在普法工作上突出实用性,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普法格局;开展“法润江苏·2019春风行动”,开展“法惠三农”专项服务、“法护务工”公益服务、“法企同行”系列服务、“法律扶贫”定向服务、“法润民生”便民服务等五项活动,在普法工作上突出服务性,及时做好苗头性、倾向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
 
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的传播,既从源头上减少了矛盾纠纷的发生,又为矛盾纠纷的化解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壮大调解员队伍
 
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近年来,常熟充分挖掘基层调解资源,以海虞镇为试点,发挥乡镇调解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天然优势,把各类矛盾化解在家门口,打造出具有本地特色的调解品牌。
 
在海虞镇,说起矛盾调解,大家都会提到“慧慧阿姨”朱慧英。带着好奇心,记者来到了肖桥村人民调解委员会“朱慧英调解工作室”。六十多岁的朱慧英正在接待群众。“哪有老人走了,做大哥的不让弟弟送老人最后一程的呢?不管之前有什么矛盾,钱老大,你作为大哥,是不是应该大气一些?”原来,朱慧英正在调处一桩丧葬纠纷,“按照我们这边的风俗,老二是应该参加的,你这样的做法站不住脚啊。”从乡村风俗作为调解切入点,朱慧英通过入情入理的劝解,兄弟二人在调解室言和,表示将共同操办老人的丧礼,一桩矛盾纠纷就此平息。
 
“态度亲亲昵昵,说话和和气气,办事顺顺利利。”朱慧英说,这是她开展调解工作的准则。“我们开展调解工作,讲究的是既要以理服人也要以德服人,让调解双方都心服口服。”凭借着良好的亲和力、扎实的调解功底,朱慧英被评为海虞镇首批“二星级”乡土人才,她的调解室成立至今已成功调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1000多起,得到了群众认可和拥戴。
 
像这样的调解室在常熟花开遍地。2019年2月,该市出台了《常熟市个人调解工作室规范化建设标准(试行)》文件,明确设立条件及申报、审核和命名流程,引导个人调解工作室建设的规范。对符合条件的个人调解工作室予以备案,并要求统一公示规章制度、完善台账资料,推进工作室“标准化”。
 
目前,常熟全市已建立“乡贤工作室”11个,如沙家浜镇“和阿姨工作室”“老兵调解工作室”、沙家浜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海虞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中国好人调解工作室”、辛庄镇“老葛调解工作室”、梅李镇“老方老兵工作室”等。这些调解工作室通过高效收集整理群众意见,快速化解群众内部矛盾,切实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打通宣传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零上交”。
 
“发动和依靠群众是‘枫桥经验’的精髓所在、灵魂所在,我市将吸纳更多符合条件的社会人士和专业人员参与人民调解工作,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法治化水平,大力发展调解员队伍建设。”市委政法委副书记许晓东告诉记者,常熟将因地制宜推动个人调解工作室建设,着力打造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专职化人民调解员队伍,进一步提升人民调解效能。
 
完善矛盾多元化解
 
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诉讼绝非矛盾纠纷唯一的解决途径。基于这一认识,常熟积极拓展矛盾纠纷化解思路,推动法律服务延伸到基层,着力提升响应群众诉求和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水平。
 
“发烧要不要验血”本是一件小事,却不想引来“血案”。不久前,孙某因小孩就诊问题与医生产生肢体冲突,导致医生左鼻骨粉碎性骨折。围观者却将不实内容上传至网络,给被害人和院方造成恶劣影响。
 
医患纠纷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已成了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诉讼虽然是处理医患纠纷最重要的方式,但也有局限性,因此在处理医患纠纷时,应将诉讼同调解相结合。”记者从常熟市检察院了解到“血案”处理的方式,为树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减小事件负面影响,该院组织双方进行调解。通过耐心细致的沟通,快速公平地调解医患纠纷,避免这起医患纠纷的激化和升级。
 
常熟检察院实行多维度释法说理制度,引入中立第三方参与化解矛盾纠纷,推行刑事和解与检调对接,推动矛盾化解纵深覆盖。除检察院外,市法院设立诉讼服务中心人民调解工作室和律师站,8个人民法庭均建有人民调解室,针对离婚、赡养等婚姻家庭纠纷以调解方式化解矛盾、解决纠纷,做到案结事了;信访局设立涉法涉诉窗口和矛盾纠纷化解窗口,司法工作人员和律师积极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为信访矛盾化解提供有力支撑;包括医患纠纷、劳资纠纷、物业纠纷、交通事故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环境纠纷、消费纠纷、金融纠纷、通信纠纷、机动车维修纠纷等11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并积极试点知识产权、商事等调委会建设……
 
“我们致力于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综合运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仲裁等手段,推进公调、诉调、检调、访调等对接机制,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不断提升矛盾纠纷排查、预防、化解实效。”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吴军介绍道,常熟将继续“取‘枫桥经验’之经,结平安常熟之果”,推动新时代调解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有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来源:江苏法制报
(责任编辑;李彩霞)
  • 版权所有:中共武威市委政法委员会 陇ICP备20000376号-1 甘公网安备 62060202000288号
  • 地址: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能源大厦12楼 服务电话:0935-2219679 网站邮箱:wwzfx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