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主页 > 他山之石 >

安徽省构建多元机制源头化解矛盾纠纷

时间:  2019-02-01 09:42
筑牢防范化解社会风险第一道屏障
 
安徽省构建多元机制源头化解矛盾纠纷
 
□ 本报记者 李光明
 
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金塔村的三治广场上,自治板块部分有金塔村旧貌与新颜的对比图。旧貌的脏乱差与现在的美丽新农村形成鲜明对比。
 
“村民理事会是功臣。”金塔村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梅香胜直言,在推动农村“三清四拆”过程中矛盾纠纷在所难免,村民理事会这个自治平台是化解这类矛盾的主力军。
 
金塔村的村民理事会由9位村民组成,是从184户代表中选出来的,都是一些很有威望的村民。
 
村民张二双有一处不居住的危房,正好在新修的进村主干道上。村里多次找到张二双做工作,要求其拆除危房,但无论怎么做工作,他就是不愿拆。
 
这时候,村民代表田学荣上场了。田学荣是张二双的弟媳妇。
 
“嫂子,修路是好事啊,方便我们出行,要是你一家挡着修不成,全村人都会抱怨你的。”田学荣攻下平时和自己关系不错的张二双妻子后,危房很快就拆了。
 
矛盾化解了,道路自然修通了。
 
铜陵市矛盾纠纷总量居于全省末位,同比上升5.18%,在全省总量中占比为1%。
 
铜陵市是2018年安徽省矛盾纠纷增速放缓的最生动写照。全年,安徽省没有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大规模进京上访活动、个人极端事件,整体态势平稳。全省共排查矛盾纠纷31.97万件,调处成功31.27万件,调解成功率97.82%。
 
掌握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主动权
 
“全省各地聚焦研判预警,强化源头防范,更加注重前置防线、前瞻治理、前端控制、前期处置,最大限度把各类风险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安徽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姚玉舟说,借助综治信息化平台,完善矛盾纠纷信息分析、研究、预警机制,及时发现、会商研判重大复杂矛盾纠纷,充分发挥多部门跟踪问效合力,督促妥善处置化解,为维护全省大局稳定奠定基础。
 
1月25日上午,蚌埠市荷花园社区第四网格网格员顾娟正在网格内巡查,她通过视频向正在蚌埠参加“科技创新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座谈会”的代表,报告上午的巡查情况。
 
“我今天已经上门4户人家采集信息,了解调查群众安全感,调解了一起因楼上漏水引发的邻里纠纷……”顾娟说。
 
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是安徽长期坚持矛盾纠纷研判预警的有效途径。安徽各地各部门坚持做到全面排查、重点排查、滚动排查相结合,将排查面覆盖到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各群体、各部位,增强排查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全面掌握各类矛盾纠纷情况。大力发展基层矛盾纠纷信息员队伍,完善信息收集、报送、分析制度和反馈机制。
 
“省、市、县、乡四级认真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纪要月报制度,不断健全定期排查、联合调处、包案化解、挂牌督办等长效机制。”安徽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许刚说,省级协调会议分别以村务管理、医患关系、消费维权、房产物业等方面矛盾纠纷为重点,对全省矛盾纠纷情况进行会商研判,督促各地各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化解工作,切实提高了预测预警预防能力。
 
构建矛盾纠纷化解多元化格局
 
1月29日,坐落在合肥市翡翠路的肥西县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综合服务中心一大早就开始忙碌起来,滚动大屏实时更新业务办理信息,告知当事人办理窗口。
 
近1000平方米的服务大厅设立有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室、法院巡回法庭、警务室、司法鉴定所,人保等8家保险公司入驻中心,对符合快速理赔条件的交通事故,可以直接通过驻综合服务中心相应的保险公司保险理赔窗口进行拆检定损、理赔。对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事故,移交综合服务中心人民调解室进行赔偿调解,调解不成功的,移交法院驻综合服务中心巡回法庭立案受理,直接进入诉讼程序;调解成功或通过巡回法庭判决的案件,及时交由保险理赔窗口进行赔付,形成集“快处快撤、拆检定损、司法鉴定、保险理赔、人民调解、法律诉讼、宣传+处罚、社会救助”等八位一体的道路交通事故社会化处理模式,大量事故纠纷在这里得到化解。
 
“全面建立五级综治中心,将矛盾纠纷联合调处及多元化解工作纳入其中一体推进;全面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形成遍布城乡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安徽省委政法委负责综治工作的相关负责人说,各地各部门通过探索创新,着力构建各方联动、多方参与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格局。
 
据统计,截至目前,安徽省在信访部门设立或单独设立信访事项人民调解委员会149个,调解室370个,配备调解员2377人;在公安派出所设立“警民联调”室1231个,配备专兼职人民调解员,实现公安行政调解和人民调解有机衔接;建立交通事故、医疗纠纷、劳动争议、物业纠纷等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633个;设立“诉调对接”调委会或工作室116个,大量矛盾纠纷在法院通过先行调解得以及时化解。
 
持续提升矛盾纠纷化解实效化
 
1月23日上午,淮南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等16家单位在凤台县朱马店镇组织开展2019年淮南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
 
活动现场,普法志愿者穿着豆娃人偶服装向群众发放宪法书籍、普法挂历、新春对联等。豆娃人偶不时向围观儿童普及基本法律常识,发放豆娃玩偶,吸引乡村老幼群众纷至沓来。
 
“只有让老百姓学法、懂法,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产生。”淮南市司法局局长张玉鼎说,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各种矛盾纠纷会有所增加,开展法治宣传十分必要。
 
2018年11月23日,安徽省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安徽省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已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
 
“《条例》的实施进一步畅通和规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渠道,推动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深度对接,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单位、各类组织作用,依法妥善化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消除不和谐因素。”安徽省司法厅厅长姜明说,在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立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时,为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提供坚实保障。
 
姚玉舟说,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事关社会稳定,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尤其是社会风险的一道坚实屏障,要聚焦机制建设,推进协调联动;聚焦平台建设,促进社会协同;聚焦重点领域,化解突出矛盾;聚焦创新发展,打造安徽样板,在传承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中,学习运用好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等经验做法,推动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积极探索创新,及时总结推广好安徽经验做法,努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安徽样板。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李彩霞)
  • 版权所有:中共武威市委政法委员会 陇ICP备20000376号-1 甘公网安备 62060202000288号
  • 地址: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能源大厦12楼 服务电话:0935-2219679 网站邮箱:wwzfx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