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主页 > 他山之石 >

南京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社会治理品牌

时间:  2018-11-26 16:18
多元共治夯实基层法治根基
 
南京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社会治理品牌
 
蜚声海内外的民歌《茉莉花》发源地,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金牛湖街道金山村历经多年探索形成的现代乡村治理“金山样本”,如今正在被越来越多地关注、认可和复制。
 
金牛湖街道金山村大力加强基层综合治理基础建设,以党建为引领,以自治为核心、法治为保障、德治为灵魂,形成党建+自治、法治、德治+综治的“1+3+1”乡村治理模式,实现刑事治安案件零发案、信访问题零上访、“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的平安法治建设目标,将一个经济薄弱村建设成为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涌现出一批讲文明、有善心、聚正气的好村民、好儿媳、好贤达、好模范。
 
发生如此巨变的内生动力,源自于南京近年来持续推动的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开启全民参与法治建设新模式,在干部和群众心中普遍注入了崇法善治精神,形成“生活法治化、法治生活化”的社会治理氛围。
 
民主议事双联双议
 
金山村展现的新面貌,让很多人倍感钦佩。
 
“现在已经11月了,这些新种下的花果苗木来年一定开出很美的花朵,村部前面这片风景一定更好了。”金山村党总支书记黄学明指着村委会门前建成不久的“金山善治园”说。
 
这是一个设计精美、主题醒目、内涵丰富的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沿着环湖小道建起的雕塑、展牌,不仅展示解读了宪法法律和村民自治等内容,还通过展示名人故事、法律名言、经典审判案例以及善行义举榜、金牛史事等,装点出平安、美丽、和谐新农村和绿水青山新金山的新面貌。
 
2016年年底,在时任第一书记张华带领下,金山村尝试建立起“双联双议”民主议事规则,由行政村、村民小组两个层级对村级重大决策实行“上下联动”“双向互动”。决策前,由各村民小组进行“初审、初议”,村全体(代表)会议“复议、决议”,再按照村务公开要求予以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包括美丽乡村建设、交通道路工程、河堤整治、绿化亮化工程、村民小组长考核等村级重点工作和重要事务决策都经过了这一自治规则。金山善治园就是其中的一项。
 
今年2月,金山村作为六合区乡村治理试点村,成立了65个村民小组理事会开展议事协商、办理公共事业、维护村民权益、服务农业生产,至今已化解矛盾50多起。
 
“村民还选举产生了村民监督委员会,在党总支领导下监督村务决策规范和村务公开制度的执行,监督各项工程建设、惠农措施落实。”金山村第一书记黄志勇说。
 
在金山村,村综治中心十分亮眼,功能十分齐全,法律服务、志愿服务、信访接待、矛盾调解等一应俱全,在村警务室通过村主要路口场所的11部高清视频探头,可以实时监控治安情况。
 
“我们村还建立了网格化治安巡防体系,无论寒暑,每晚8点到12点都有村干部轮流巡防。”村综治主任刘可付说,早在3年前就按照300户至600户标准,将全村划分为6个网格,并搭建了法治文化节、村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等法治宣传载体。
 
盘活社会资源活力
 
“金山模式”是南京农村地区社会治理法治化的一个缩影。而在城市繁华地带的南京市建邺区沙洲街道中城社区,这里的社会治理则有着比农村地区更加多元丰富的一面。
 
作为南京教育和商业金融、创新型产业集中区,如何挖掘好社区外社会资源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是中城社区特别用心办的一件事。
 
65岁的伍舒娅是河南省平顶山市司法局退休老干部,随子女在南京养老。2016年4月,她在社区党委支持下注册成立了“伍大姐普法工作室”,向群众开展普法宣传,化解矛盾纠纷。工作室成立了天平文化艺术团,吸引160余名退休人员参与,引进专业老师辅导创作法治文艺作品10余个,每月开展演出活动。
 
中城社区依托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居民文化活动中心两块阵地,大力构建党建文化、法治文化、家庭文化。通过建立社区党委、居委会、综治委、社区事务服务中心的“三委一中心”模式,社区服务管理更加贴近实际。
 
“我们划分了18个网格,建立了一岗多能、分片包干、信息共享的网格化管理机制,利用微信语音视频连线、QQ群信息共享,即时解决群众各种需求。”中城社区党委书记孙连娟说,社区开展了各种涵盖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和职业道德建设活动,健康义诊、老年居民手机培训、关爱空巢独居老人品茗会、熟人互助心理咨询活动等学雷锋活动、志愿者活动,积极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德法相融”加快了社区治理法治化进程,社区俨然成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推进依法治理的“港湾”。
 
“不少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老同志将党组织关系迁回到社区,成为社区的新鲜活力。”南京市建邺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周讯说,建邺区之所以在营商环境和治理水平上实现了新一轮提升,就是普遍形成了“把法治铸造成建邺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的工作思路,夯实了基层治理法治化根基。
 
浸润干部群众心田
 
2016年以来,着眼于基层治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南京市委政法委积极探索法治建设路径和方式,推出“一区一品”“基层治理金点子”征集和“村规民约”等自治章程法律体检为重点的基层法治创建“三项活动”,形成一批具有代表性和前瞻性工作品牌。
 
这其中,鼓楼区“社区理事制”“有一说一工作室”、栖霞区“街道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浦口区“乡贤会”和基层治理“小微权力清单”、雨花台区“一核多维”复合型社区、玄武区孝陵卫街道“庭所站”共建平台、江宁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建设、六合区横梁街道村民理事会等品牌,成为推动基层治理法治化的重要抓手,为南京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重要关口期社会安定有序、经济良好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土壤。
 
“在深入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进程中,坚持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因地制宜完善村民自治,有力推动了多元共治更加完善、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南京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锦辉说,基层治理从传统管理方式到新型治理模式转型,离不开法治化引领,当前南京围绕充分发挥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作用,积极探索创新新时期基层社会治理方式途径。
 
在法治化思维引领下,南京城乡在社区治理、民生需求、文化供给、人居品质、矛盾化解等方面取得了较快进步,法治就在身边、法治管用的理念浸润在基层干部群众心中。
 
南京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孙小忠说,在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进程中,南京将进一步突出强化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不断丰富基层自治形式和载体,推进基层多元主体治理,拓展基层法治文化阵地,探索“网格化+信息化”基层治理新机制,真正建立起以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新局面,全面推进法治南京建设向纵深发展。(丁国锋)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李彩霞)
  • 版权所有:中共武威市委政法委员会 陇ICP备20000376号-1 甘公网安备 62060202000288号
  • 地址: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能源大厦12楼 服务电话:0935-2219679 网站邮箱:wwzfx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