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前,浙江诸暨枫桥镇干部群众在社会主义教育中创造的“依靠和发动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的做法,得到了毛泽东同志肯定,“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
2010年以来,江苏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坚持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及时了解群众诉求,依靠人民群众积极化解民间矛盾纠纷,超前稳控和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突发事件不出街道”,连续8年实现进京、赴省、到市、来区上访“四个零”。今年4月,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信访局局长舒晓琴时隔5年第二次视察仙林时,对社会治理创新“仙林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赞誉为新时期城市版“枫桥经验”。
服务为先,三级网格沉底到边
“仙林街道还有哪些社会矛盾?”一见到栖霞区仙林街道工委书记孙金娣,记者就问出了心中疑惑已久的问题。
“很多人都觉得仙林没有什么矛盾,我们又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孙金娣笑着回答,仙林街道由原仙林农牧场改制而来,有12所高校,35个居民小区,1786个驻街单位,23万常住人口。拆迁、占道经营、小摊小贩、业主物业开发商之间……各类矛盾错综复杂,仙林曾经是有名的“上访大户”。
“业主和物业的矛盾你们也管?”“8年前,我就是这么想的。当时书记批评我,我心里还不服气。”仙林街道杉湖路社区党支部书记吕庆钢在一旁补充。2010年,某小区几百名居民因为小区车位问题,集体到栖霞区政府门口上访。“百姓上访是和开发商、物业有矛盾,关政府什么事?这个疙瘩在我心里存了半年多。”
“这个小区离街道、社区不远,发生这么大的事,街道、社区却不知情。”当时的孙金娣这样回答,“街道党工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是实的,不是虚的,大小事都要‘兜’起来。”
改革都是被问题逼出来的。仙林街道开始推广网格化服务,将辖区划分为10个一级网格、156个二级网格和1786个三级网格。一级网格以社区为单位,二级网格根据地域面积、小区楼栋和人口数量划分,三级网格具体到驻区各个单位和楼栋、单元。这样一来,大到容纳万余人的高校和小区,小到个体经营的夫妻店,都被纳入了网格之中,辖区内各类隐患矛盾也“早、快、实”及时就地化解。
“网格就是我们的办公室。”孙金娣说,以前居民抱怨街道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在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到自己的网格看看“一亩三分地”有什么情况、听听居民有什么反映,每人每天都处于“上网上线”状态。
“矛盾来源是自下而上、从暗到明的。”8年后,吕庆钢深切体会到,信息的来源最为重要,没有这么多双眼去看,没有长期积累的工作经验去摸排,根本感受不到矛盾积累到什么程度。
网聚民心,社会齐参与“万家欢”
身穿黄马甲,手捧民情簿。在仙林街道的大街小巷或者各个小区,有一支5000多人的“黄马甲”队伍,每日在网格中开展巡查、排查隐患、化解矛盾、提供服务。他们都是小区的普通百姓,如今走出家门,融入小区,成为社区志愿者。
“黄马甲”们有着很接地气的名字,“万家欢”“百事帮”“搭把手”“盯得紧”“一网情深”……“干工作过程中,起到这样的效果,名字就这样来了。”孙金娣介绍。
喻小萍退休前在深圳一家企业做财务,如今是“万家欢”巡逻服务队总队长兼“盯得紧”督导考核队队长。瘦瘦小小的她说起话来干脆利落,走起路来健步如飞。
“仙林街道用一张全覆盖、无死角的网,解决了‘有话找谁说、有问题找谁解决’的问题。”喻小萍说,“街道对百姓重视,解决百姓的问题,百姓舒心了,谁还找事呢?”
“以前感觉街道和百姓是脱离的,来到仙林,才发现街道就在我们身边。”2010年,洪桂芳来到仙林,成为东方天郡一期“万家欢”队员。2014年,64岁的她提交入党申请书,现在已经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仙林街道是党建引领,真真切切为百姓做事,这样的党我怎么能不热爱呢?”
2015年9月,某小区开始公开选聘新物业,然而刚发布选聘公告,多位业委会成员就接到匿名恐吓电话、车辆被划,工作推进不下去。仙林街道成立由网格、派出所、物业办等组成的工作组,及时介入,协调解决矛盾,帮助小区顺利完成新老物业交接。经历这件事,65岁的沈翠芬对网格化治理有了新的认识,主动申请加入“万家欢”。
“网格化的效果超出预期,矛盾刚萌芽就能得到及时处理,越来越多的居民成为志愿者,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进各项工作。”栖霞区信访局局长王应松感慨道,“在仙林,大家将工作干成了快乐。”
尊重民意,“骨头案”案结事了
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仙林新村是仙林街道唯一的拆迁安置房小区,一直存在着拆迁安置、居民就业等一系列历史遗留矛盾,成了街道的“烫手山芋”,谁都不敢碰。怎么办?街道先后为小区做了大量的民生实事,诸如创业就业、环境整治、小区出新等,让小区居民从心里认可了街道和社区。
有了群众基础,街道工委下决心要彻底啃掉地下室环境脏乱差、安全隐患大这个18年的“硬骨头”。
孙金娣亲自挂帅,每天晚上5:30后工作组挨家挨户上门做居民思想工作,每整治成功一户就贴上小红旗。“完成了一场没有补偿的拆迁,没有一户上访。”
“一开始我们谁都没有信心,觉得做不下来。”第二工作组负责人郝智慧说起一个案例,一户人家有两套房,一家三代四口人挤在50多平方米的房屋里,另一套出租补贴家用,将80多岁的老人安置在地下室。“我们帮现在的租户重新找房源,找搬家公司;又帮着把老奶奶搬进房间。除了做通思想工作,服务工作也要做细,群众才会满意。”
现在走进仙林新村,家家户户正开展“本月我站岗”活动,每个单元每户轮值站岗1个月,一方面负责楼栋的环境卫生、安全文明等工作,另一方面负责本楼栋的信息上报、矛盾化解调处等工作,这个小区如今家家户户都是“志愿户”。(杨昉)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peace.gov.cn/zixun/2018-10/24/content_114904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