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主页 > 他山之石 >

推动“联勤联动” 实现“群防群治”

时间:  2018-09-12 12:02
推动“联勤联动” 实现“群防群治”
 
——南京市浦口区社会治理“大联勤”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南京市浦口区作为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的核心区域,随着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转型加快,全区城乡结构、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均发生重大变化,群众需求多元化特征明显,社会治理出现新老矛盾交织、社会融合度不高等新情况新问题,社会安全稳定隐患增多。同时,传统社会治理资源分散、方法单一,对普遍存在的社会矛盾缺乏敏感性预见性及时性装置,容易造成小情绪变成大矛盾、小苗头变成大事件、小诉求变成大对抗的社会不稳定。其主要原因在于社会治理条线权力和块块责任的不匹配,部门与属地之间没有形成工作合力。职能部门工作重心沉不下去,一线力量薄弱,不同部门权责不尽清晰,经常出现监管真空,对社会矛盾发现和干预滞后。而作为基层社会治理主要力量的一线社区和街道,责任无限但有心无力,没有执法权限或执法专业不全,面对众多问题疲于应付。
 
为应对社会治理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浦口区牢牢把握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按照“联勤联动、群防群治、自助互助、共建共享”理念,积极探索构建社会治理“大联勤”工作模式。围绕“问题发现”和“群众参与”两大核心,运用信息化系统,通过联勤巡防、联动指挥、联合执法,促进社会问题早识别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实现了社会治理从“处置问题”向“发现问题”、从“事后执法”向“前端管理”、从“应急处置”向“常态治理”的转变,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2017年,浦口区大联勤共处置各类事件31.7万起,办结率达到99.16%,全区市民政务服务热线“12345”投诉工单量下降9.38%,信访人次下降63.6%,刑事案件、街面案件同比分别下降12.7%、2.9%,群众安全感达到97%,《人民日报》等专门刊文介绍了相关做法。
 
搭建四级网络架构,推动资源布局与治理需求有效对接。针对社会问题治理职责在“块”(街道)上,而执法权限却在“条”(部门)上的矛盾冲突,浦口区搭建“三级平台+网格”的四级网络,将部门和街道“联合”起来,形成上下联动、权责分明的社会治理格局。在区级层面,成立浦口联勤办和联勤指挥中心,统筹调度55个区级职能部门的信息资源、执法力量,建立常态化的行政执法联动机制,形成了整体工作合力。在街道层面,成立联勤指挥分中心,将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等一线执法力量整合下沉,组建联勤大队,形成以公安和城管为主的综合性日常巡查力量、以相关职能部门为主的专业应急力量、以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为主的志愿服务力量,实现联勤队伍装备、标志、人员、考核等“四个统一”,有效解决了基层治理力量不足、规范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在社区(村)层面,成立联勤工作站,负责本区域的联勤力量调配和日常巡查开展。同时按城市社区500户左右、农村社区300户或1000人左右的标准,将全区划分为456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长四员”,即网格长、政策法规宣传员、社会管理信息员、帮困解难服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由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社会组织成员等专职或兼职担任,形成了多元主体联动参与的治理模式。
 
建立两级响应机制,实现“不在秩序的部件”及时回归秩序。在大联勤的前端,重点巡查发现“不在秩序的部件”,其中80%由网格员在现场解决,使其归位。对于剩余20%的问题,通过建立“一级为主,二级兜底”的问题响应机制,实现了快速调处。一方面,由街道一级响应实现大部分秩序归位。联勤队员发现“部件”不在“秩序”且现场处置无法立即解决的,第一时间上报到街道联勤指挥分中心,启动一级响应机制,由联勤指挥分中心协调调度所需力量,在街道层面将问题分解处置到位。通常经过一级响应,剩余20%的问题中有80%能够妥善解决,迅速回归秩序。另一方面,由区级二级响应实现复杂问题兜底处置。对一级响应仍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启动二级响应,由区联勤指挥中心统筹协调,针对“秩序”回归所需要素,开展联合执法,确保最后剩下的问题总量的4%能够有效解决。通过两级响应机制,有效避免了问题发现、处置中出现缝隙和空档,及时推动“不在秩序的部件”回归秩序,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实现了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和社会秩序井然有序,也最大力度满足了群众诉求。
 
打造三大智能平台,强化科技支撑提升运转效率。加强信息技术运用,探索建立“一库两平台”,将区、街道、社区、网格四个层面串联起来,提高联勤工作效率。一是建立“大联勤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通过整合地理信息系统、GPS定位、远程视频监控等资源手段,打造集指挥调度、平台值守、监控巡查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联勤指挥(分)中心,实现了对问题突出区域、重点路段、关键部位的监控全覆盖,也让问题发现上报和任务派单等一系列运转流程更加高效。同时,建立“联勤管理系统”,将全区各类社会治理事务纳入其中,实现了与“12345”市民服务热线、区数字城管平台、区综治平台的对接整合,拓宽了问题发现渠道和受理通道。二是建立智能巡更平台。大联勤的基础是一线网格员的日常巡查,为解决网格员巡查目标不明确、履职监督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开发应用了大联勤“网格巡更平台”,依托网格员“联勤通”手机终端,利用定位功能,将各类城市部件、公共服务、重点人员、自然资源等网格要素在网络平台上作为巡查重点给予标注,一方面加强了网格员巡查的针对性,变被动发现为主动关注;另一方面通过记录巡查轨迹,为加强对网格员的监督考核提供了手段和依据。三是建立网格数据库。积极推进全区网格电子地图建设,以电子地图为基准,逐步录入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实有法人、城市部件等各类基本数据,构建起动态化的社会治理信息基础库,同时加快隐患因素子库建设,为联勤工作开展提供大数据支撑。截止目前,已完成167类总计970多万条数据资源入库。
 
上线手机客户端,拓宽群众共建共治共享参与渠道。围绕“群众参与”这个关键点,充分发挥移动互联使用便捷、参与广泛的优势,开发推广“浦口大联勤”手机客户端,搭建群众与政府的沟通桥梁,提升群众对大联勤的参与度和获得感。通过“事件上报”模块,接受群众对各类问题的反映曝光,为各职能部门及早干预、及早处置提供线索;通过“网友互动”模块,了解群众呼声,解答群众诉求,接受群众评价,使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通过“联勤资讯”模块,发布工作动态,推送工作亮点,分享方法经验,让不同人群更好地了解、支持、参与联勤工作。目前,“浦口大联勤”手机客户端上线运行一年来,吸纳注册用户25.7万人,通过手机客户端接受群众上报各类有效问题线索近2万条,真正将群众力量发动了起来,有效解决了“群众看得见管不了、政府管得了看不见”的问题,促进了群防群治、共建共享的良性互动。
 
坚持党建引领,完善大联勤运行保障体制机制。大联勤从理念提出到探索试点、再到全面推广,取得突出成效的关键在于各项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一是不断强化党建引领。把创新社会治理大联勤工作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全区456个网格全部成立党组织,将党旗插在每个社会治理网格单元上。鼓励基层党员担任专兼职网格员,带头参与网格化服务,通过党员积分制对党员联勤队员进行管理,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和党员的领导核心和先锋模范作用。二是不断健全运行机制。自大联勤工作试点以来,浦口区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大联勤”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推进全区社会治理“大联勤”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形成了涵盖指挥调度、操作规范、运作标准、考核奖惩、保障机制等方面的一整套运行机制,为社会治理大联勤工作开展提供了全方位的制度支撑。三是不断推动工作标准化。坚持以标准化、规范化推进社会治理大联勤向纵深发展,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结合浦口工作实践,与江苏省标准化委员会、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等联合制定了《社会治理联勤工作规范》,于2017年12月正式审批发布,对大联勤工作组织机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管理要求做出了系统规定,形成了联勤工作的规范体系。(刘党伟 南京市浦口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peace.gov.cn/2018-08/27/content_11481940.htm)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李彩霞)
  • 版权所有:中共武威市委政法委员会 陇ICP备20000376号-1 甘公网安备 62060202000288号
  • 地址: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能源大厦12楼 服务电话:0935-2219679 网站邮箱:wwzfx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