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主页 > 他山之石 >

三省法院联手网拍60多套房屋

时间:  2018-08-21 11:47
盘活企业执结民生案件获双赢
 
三省法院联手网拍60多套房屋
 
一家房企的资产被三省法院查封,因为资产关系复杂,任何一方无法单独处置。如不处置,不仅申请人拿不到钱,企业也无法重生。
 
《法制日报》记者近日从安徽省萧县人民法院获悉,萧县法院联手外省法院依托网络司法拍卖平台分两批4次共拍卖房产60余套,拍得房款2000余万元,所得款项优先解决本案涉民生申请人,被执行人安徽宝地置业有限公司同时死而复生,找到生机。
 
安徽宝地置业有限公司是萧县知名的招商引资项目。在开发萧县浙商财富大市场期间,宝地公司用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向安徽宿州淮海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萧县支行借款500万元,用房地产抵押向阚某借款2200万元,向吴某某借款300万元,同时进行商品房预售,收取购房户的购房款及房屋租金。因到期无法偿还债务,形成系列涉民生案件,涉及人数达35人之多,涉案标的额650余万元。此外,宝地公司在江苏、浙江等地也有债务。
 
2015年起,宝地公司经营不善债务缠身。浙江省衢州市人民法院、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法院及萧县法院将被执行人宝地公司的资产查封,部分土地处于抵押状态,资产关系复杂。这起案件涉及3省3个法院,任何一方都无法单独处置。
 
2017年,淮海村镇银行萧县支行将宝地公司诉至萧县法院,要求实现抵押权。经调解,宝地公司偿还淮海村镇银行萧县支行贷款本金500万元及利息。调解书生效后,被执行人未能履行义务,淮海村镇银行萧县支行申请强制执行。与此同时,涉民生案件的35人也申请强制执行。
 
萧县法院受理案件后,执行法官实地走访浙江、江苏两地,与衢州法院、姑苏法院多次联系沟通。萧县法院查明被执行人在浙江、江苏涉及的主债务,通过对产权明晰的资产进行处置已履行完毕,仅欠部分利息,被执行人正在协商解决中。
 
2017年7月,姑苏法院将执行权移交萧县法院。今年2月,在与衢州法院、姑苏法院协商一致的情况下,萧县法院启动司法拍卖程序,委托网络司法拍卖平台分两批4次拍卖宝地公司房产60余套,被执行人同意将所得款项优先解决涉民生案件,剩余部分再解决其他债权案件,承诺不足部分将继续提供房产进行拍卖。
 
记者获悉,近日司法网络拍卖活动已经结束,共拍得房款2000余万元,涉民生案件35人的案款全部给付完毕。
 
通过三省法院的共同努力,宝地公司卸下债务重负“重新出发”。(范天娇 刘民 杨洋)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李彩霞)
  • 版权所有:中共武威市委政法委员会 陇ICP备20000376号-1 甘公网安备 62060202000288号
  • 地址: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能源大厦12楼 服务电话:0935-2219679 网站邮箱:wwzfx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