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理念深化改革检察监督质效全面提升
“转隶就是转机”的海南检察实践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中央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统一部署,司法体制改革与监察体制改革两项改革任务叠加推进。尤其是,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检察监督工作,构建完善的监督路径,全国各地检察机关在新的“赶考”中交出了一份份漂亮的答卷。为了精彩展现检察机关在转隶背景下的鲜活实践以及取得的明显成效,本报今天选取海南省检察院作为样本,让广大读者读懂“转隶就是转机”的历史使命与时代内涵。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做好检察监督工作,是摆在检察机关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从雍凉大地到祖国第二大宝岛,路志强先后担任甘肃、海南检察机关的“掌门人”,他一直思考着这个“大问题”。
2018年2月,路志强履新海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之后,便先后两次组织以“在转隶的背景下如何更加有力有效地发挥法律监督职能”等主题调研,提出了2018年139项目标任务。
“今年以来,我们新一届党组抓住转隶这一历史机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转变理念,聚焦主责,深化改革,目标管理。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省检察机关上半年各项检察监督工作质效全面提升。”近日,路志强很欣慰地对《法制日报》记者说,海南的实践证明,“转隶就是转机”。只要扎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检察监督工作大有可为。
聚主责
为新时代检察监督增添新动力
“如何在转隶的背景下更加有力有效地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如何将司法责任制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入”“如何打造一支更加过硬的法律监督队伍”……
2018年2月6日,刚当选为省检察院检察长的路志强便带队踏上了基层调研之路,和他一起的还有另外8个小组,先后赴全省各级检察院开展集中调研。
经过深入调研,海南检察机关及时将工作重心、工作精力调整到全面履行刑事检察、民行检察、公益诉讼等法律监督职责上,今年年初将侦查活动监督、审判活动监督、执行活动监督“三大监督”及公益诉讼工作列入全年工作重点。
“转隶就是转机”。这是全国检察系统领导干部的共识,更是路志强的口头禅。他经常和检察干警坐下来谈心,引导干警深刻认识新时代强化检察监督的重要意义,牢记宪法定位,强化自我认同,对检察监督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记者在省检察院走访发现,每一名检察官的电脑旁都贴了一张纸,上面是2018年需要完成的139项目标任务清单。
“调研结束后,我们提出了确定目标、夯实责任、督导推进、科学考核、兑现奖惩的‘目标管理法’,列出了全年任务清单。”路志强说,以此倒逼全省检察机关按照“跳起来摘桃子”的要求推进检察监督工作,形成“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氛围。
“侦查监督四项核心业务数据不低于2017年水平、民事行政抗诉案件数量同比增加30%、民事行政抗诉案件改变率保持在90%以上……”在这个任务清单上,将主要的检察监督业务全面纳入其中,逐一提出具体的目标任务。
2018年6月12日9时,海口市南海明珠岛,一只只小鱼、虾苗重获自由。在海口市检察院检察官全程监督下,共投放红鳍笛鲷40万尾、斑节对虾340万尾。
这是海南检察机关“增绿护蓝·公益诉讼”专项行动的一个缩影。从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全省检察机关将利用3年时间开展这一行动,守护海南的绿水青山。
除此之外,路志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部署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禁毒三年大会战、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等专项行动,依托专项工作拓展监督线索来源渠道,促进提升监督实效。
据了解,省检察院先后制定了《关于强化和规范审判监督工作的通知》《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管理办法》《派驻检察室“口头监督”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加强对全省检察机关开展相关检察监督业务指导,确保监督工作有力度、见实效。
转理念
为新时代检察监督注入新内涵
2018年4月18日,在澄迈县陈某、罗某犯私分国有资产罪、挪用公款罪一案中,海南省检察一分院认为一审法院宣告缓刑且罚金刑判处数额不当而提出抗诉,二审法院采纳了这一抗诉意见,依法进行改判。
“这是‘宽严相济、公正高效’理念的生动注脚,目前这样的‘找茬’之举已形成常态。”路志强认为,监督与办案是相融合的,在监督中办案,在办案中监督。检察官在办案中只要发现不当立案及重罪轻判、轻罪重判等问题,坚决在最短时间内依法监督纠正,切实维护司法公正。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新时代检察工作要有新作为、实现新发展,要有新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对此,结合前期调研,立足海南实际,省检察院新一届党组提出“改革创新、勇创一流,宽严相济、公正高效,忠诚担当、廉洁奉公”的理念。
路志强说,提出这“三大理念”初衷便在于,要求全省检察机关对各项检察监督业务都要用改革的思路来谋划、一流的标准来检验,对标先进、瞄准第一,努力走在全国检察工作前列。同时,将这些理念融入到各项检察工作中,成为推动工作的有力指引,为新时代检察监督工作注入新的内涵。
今年1月14日,韦某等3人在酒后将廖某某打成轻伤。文昌市检察院承办检察官发现3人均是初犯,且认罪、悔罪态度好,最终决定对3人不批准逮捕。
这一案件的妥善处理,贯穿了“少捕慎诉少监禁”理念,即对犯罪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当事人达成和解的刑事犯罪,只要符合不捕不诉条件,能不捕就不捕,能不诉就不诉,能不羁押就不羁押,让有限的司法资源用于解决最重要问题。这一理念也是路志强提出的。今年上半年,全省不捕、不诉人数同比分别上升40.1%、59.2%。
2018年3月27日,省检察院通报了全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前程序十大典型案例。这10个案例都是行政公益诉讼,涉及到破坏生态红线违法行为、非法采砂、食品药品监管等,均把问题解决在了诉前程序环节。
这主要得益于关于行政公益诉讼的“三多一少”理念的诞生。据此,最多地发现问题、最多地发出检察建议、最多地促进问题解决,尽可能少提起诉讼,用最管用、最高效、最合法合理的方式督促政府有关部门履行职责,为实现“双赢多赢共赢”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促改革
为新时代检察监督凝聚大合力
在无人机的“助攻”下,不到两小时,目标全部锁定,远程拍摄固定重要证据,并形成相关职务犯罪线索报告。
2017年7月,海口市秀英区检察院永兴检察室率先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发现并收集了一起涉嫌贪污涉农补贴数额巨大的职务犯罪案件线索。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我们不断推进现代科技与检察监督的深度融合。”路志强称,一方面推进公检法三机关互联互通的网上办案平台建设,拓宽司法办案检察监督的线索来源渠道;另一方面推进刑事司法与行政执行衔接平台建设,拓宽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线索来源渠道。
尤其是,海南检察机关还探索利用“大数据+无人机”收集监督线索。目前,全省基层检察院全部配备了无人机,发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9件、调查取证21件。
去年以来,海口市龙华区检察院指派侦查监督局4名入额检察官挂点监督辖区刑事案件量较大的派出所,与公安机关完善信息交流、联席会议、提前介入等工作程序,查阅派出所各类案卷2500多卷,监督立案16件,提出纠正违法7件。
新时代,新气象。海南检察机关坚持从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等案件中深挖监督线索基础上,探索新的监督工作模式,通过开展对公安派出所侦查活动进行定期巡查、专题调研等方式,拓展监督线索来源,从“被动监督”向“主动作为”转变。
绩效考评能有效激发干事创业“内动力”。路志强深知这一用人之道,及时修改完善检察监督业务绩效考评制度。对60%的绩效奖金,首先从总额中拿出5%,专门用于奖励各项业务特别是检察监督业务走在全国检察机关前列或取得优异成绩的检察人员,让办案数量多、质量高的检察人员得到的绩效奖金最多,激励检察人员自觉聚焦主责主业,不断提升监督能力和实效。
“监督公安机关撤案数同比上升171.4%,提起刑事抗诉案件数同比上升113.3%,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或怠于履职提出督促履行职责检察建议数同比上升128.3%……”路志强向记者展示了今年上半年全省检察机关各项检察监督工作成绩单。实践证明,海南检察的改革发展之路完全符合党中央对海南的新要求新定位,促进检察工作与海南改革开放步调一致、同频共振。(邢东伟 翟小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