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法制日报》记者参加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组织的“今天我当班”体验采访活动,通过体验网上立案、现场勘验、送达、远程视频调解以及利用智能语音识别系统的庭审等,感受乌镇这个千年古镇上的“智慧法庭”,在古色古香的外表里跳动着“互联网的心”。
乌镇人民法庭,作为地处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的法庭,在信息化建设上可谓得天独厚,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价为“全国一流人民法庭”。记者一走进乌镇法庭,小桥流水、白墙黛瓦,浓郁的江南气息扑面而来。在立案窗口,立案法官展示了一起离婚纠纷立案过程,杭州的沈律师通过浙江法院律师服务平台进行网上立案,起诉状、证据材料等网上递交,而法庭立案法官“一键引入”法院办案系统,不用再重复扫描、填写。“以前立案至少要跑两次,现在利用网上立案可以‘一次都不用跑’,庭审开始当天把材料带过来就可以了。”沈律师介绍说。
乌镇法庭近年来推进“互联网+立案送达”,积极推进网上网下协同立案,充分利用律师网上立案平台,实现律师网上自助立案,2017年律师网上立案率达60%。
立案窗口有个诉讼服务自助终端机,看着不起眼,但功能强大。当事人通过身份证登录后,便可以查询开庭公告、失信被执行人信息,还能享受在线立案、下载文书等诉讼服务,并可了解相关法律法规、计算诉讼费用。记者通过触摸屏全面了解法庭概况、起诉流程以及司法公开事项,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将自助服务项目“装进手机、放入手袋”。
环绕着LED大屏、打印扫描机、高清鹰眼探头等信息化装备的,是从天井洒下来的暖暖阳光,照耀着随处可见的丰子恺漫画。
满眼苍翠的院子一隅,还设立了一个名为“和谐角”的露天调解室。当事人可以坐在这里“打开天窗说亮话”,化干戈为玉帛。
刘法官因为一起房屋质量纠纷,要去浮澜桥村现场调查,记者随同前往。新农村建设后整齐的房屋,查看是否如当事人老郭所说“地基矮于邻居,风水不好”“梁柱歪了一点,质量不行”“最后楼梯一级台阶高出十公分,容易踩空”,记者随同法官前前后后查看了一番。“看了现场有利于我们后期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可能还要第三方机构评估。”刘法官说。
此时已接近11点,法官还要去杨园村送达文书,一起借贷纠纷被告邱某多次联系无果,只能跑上门去看看。按照户籍地址前往杨园村这个行政村,自然村邱介埭在哪个方位?只能下车去问路边商店老板,得知这个村子早就拆迁了,没了。几经辗转才找到邱某的家。敲开门,出来一老汉,他是邱某的父亲,说儿子“多年不着家了”,然后一口一个“阿弥陀佛”,任法官说什么也不肯代收文书。
面对如此“送达难”,连记者都为之叹息。“像这样联系不上的,最后只能公告送达了。”法官邹丹说,乌镇法庭年均审案900件,约30%进入公告程序,严重制约审判质效。
等到吃饭,已快下午一点。饥肠辘辘不怕,沮丧的是送达不成功。“人口流动非常快,送达难有望通过信息化手段来解决,比如通过与公安、电商及移动、联通、电信等数据共享增加对当事人有效送达地址获取途径。”邹丹鼓励大家。
下午1时50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在乌镇法庭审判楼开庭审理,邹丹点开庭审录音录像系统和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全程没有书记员参加,庭审时各方所说的话却能实时显示在大屏幕上。“由于不用等着书记员手工记录,庭审思绪不会被打断,这对于庭审效率、客观公正公开审理都大有好处,”邹丹说,“原来一个多小时的庭审,一般半小时内就能搞定。书记员有了更多时间去做排期、送达等程序性工作。”
乌镇法庭作为浙江法院庭审记录改革试点,2016年就开始改革,利用智能语音识别系统,配合现有的高清数字法庭系统、庭审录音备份系统和“审务云”,形成了“视频+音频+文字”的全链路、多层安全、同步识别智能记录系统,庭审记录方式从“绿皮车时代”迈入“高铁时代”,庭审同步录音录像达100%,庭审记录改革适用率达80%。
由于地处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地址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乌镇法庭还设立了远程视频调解室,实时为当地提供司法指导。面对远程视频摄像头,记者和景区纠纷受理点彭主管进行了“面对面”无障碍沟通,他说景区纠纷一般都涉及外来游客,处理时有法官远程调解,更有权威性,有利于快速解决纠纷,根本不用费时费力跑法庭诉讼。“2017年景区受理纠纷19起,其中7起都得到法庭的有力指导。”(陈东升 陈攀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