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文化

当前位置:主页 > 政法文化 >

中国人的“清明”文化情结

时间:  2017-04-01 09:1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这是我们颇为熟悉而能吟诵的描写“清明”的我国古典诗歌名句,而且,这些诗歌所写的“清明”情景,怀人、祭奠、感悟生命、观揽风物、融入自然,早已深入我们的内心世界。这些感情细腻的诗人都是把“清明”作为了诗歌表现的题材。在这些诗人的笔下,“清明”的自然气息、情感世界、生命意象、精神氛围,他们对“清明”的感悟和抒写,都真实地呈现在我们的心灵中。这些是诗人们个体对生命的观悟,也是我们的集体经验。我们知道,一个民族的诗歌文学,往往是这个民族的心灵世界的写照,反映着这个民族的精神的、灵魂的生活,和其对天地、自然、生命、物事的艺术的和哲学的观照。的确,这些关于“清明”的诗句,就像一面镜子一样,让我们看到了我们民族关于“清明”的文化心理、文化态度和文化民俗。
 
文化体现在我们如何对待自然事物上。每至清明时节,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我们感受自然、感受天人合一的重要时刻。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日子里,我们远足踏青,亲近自然,沉静思索,追寻自然法则的真谛。我们与自然对话,我们体悟自然对我们的心灵的影响。我们懂得了尊重自然,自然节律变化,让人敬畏。在神圣的文化仪式里,我们寄托着追寻春天的新的希望,怀揣着与天地和谐共生的梦想,完成了我们催护新生、迎接新生的精神和灵魂洗礼。
 
有人说,文化是一种感恩。中国人的“清明文化”,正是以感恩纪念、慎终追远为精神特质的。清明节是中国人集体表达对生命敬重之情的共同时刻。我们认祖归宗,祭奠祖先,缅怀先人,饮水思源,追古怀远,知死乐生。每逢清明,大部分中国人无论身在何处,都会尽量回到故土,到亲人的墓碑前扫墓、祭奠。或是拿出故去亲人的遗像摆在家中,摆上祭品,燃以香火,以告慰逝者。此时,我们的灵魂庄严地意识到,这种传统节日的文化情结,在中国人心中已深深留下烙印,化作我们民族的共同记忆。这种感恩,让我们知道了我们的文化的根,我们生命的根,我们精神的根;让我们懂得了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将向哪里去。
 
文化是情感的载体,蕴含着感情的因素。节日是人们情怀的需要,有的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的是思念故人。这就是节日的文化情感价值。清明时节,因为我们对亲人、故人的思念,我们内心充满了爱、感激。这是一个温情脉脉的节日,它与我们交互作用,它唤醒了我们沉醉的心灵。这种温暖,传递了对祖先的爱,并又将这种爱世世代代地传下去,我们无论住在什么地方,都压抑不住我们的这种民族的深厚、博大的情感。
 
文化是一套历史性发展的社会标准和仪式的系统,这些标准和仪式被一代代地传下来,成为我们的文化历史。清明,作为文化节俗的形成,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作为一种文化,其内涵汇集了儒、道、墨、释诸家的一些思想精髓,储存着我们祖先的经验教训,已经化为我们民族宝贵的智慧,成为我们民族共同的文化的、伦理的价值观。清明文化,是由整个民族世世代代经历的经验和发明所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我们是这些文化和精神财富的受益者。这些文化的因子,就像血液一样充盈在我们每个生命的个体之中,构成我们的“血管”系统,我们通过它才使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直立起来。而且,这种文化因子,已经成为我们民族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渗透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成为我们每个人的情感行为、道德行为的基本标准。
 
清明节,为什么能够绵延几千年而不绝?是因为它把我们的孤立的经验变成了共同的经验,塑成公共的记忆,从而增进了相互的理解,凝聚了社会的文化认同。还有,是因为它适应了不同的时代,而且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实现了时代的穿越。它穿行过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族、每一段历史和我们民族的心灵生活。我们的清明文化、清明传统、清明情结,还将一代代地传承下去……(杜浩)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王雪欢)
  • 版权所有:中共武威市委政法委员会 陇ICP备20000376号-1 甘公网安备 62060202000288号
  • 地址: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能源大厦12楼 服务电话:0935-2219679 网站邮箱:wwzfx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