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几位公安系统作家闲聊写作,发现他们不约而同地在创作之初涉足过网络,在网络上发表过作品。他们之中,有人很快就回归到了传统文学的创作模式里,也有人至今在网络上驰骋,甚至成为当红的网络名作家。如因《心理战》而爆红的雷米,便是某公安院校的一位青年教师。
我们还注意到,在蓬勃发展的网络文学创作中,公安题材文学始终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可以说,公安网络文学的发展完全与社会网络文学的发展同步,而且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就。时至今日,在作品的数量上和质量上,在作家的知名度上,公安题材网络文学都非常值得关注。仅举一例:2015年由各大网站评选出的年度十大网络剧中,公安题材就占了三部,其他七部才由所谓魔幻、穿越、言情、武侠诸多题材瓜分天下。而这三部网络剧,均是根据同名网络小说改编。而且作者大都是来自于公安系统自己的创作力量。
这当然首先源于题材的优势。在世界各国公认的类型化写作中,警匪题材、法庭题材、反恐题材等,始终是广大观众和读者的宠儿。在我们国家的文学艺术创作中,我们一般把这类作品统称为公安法治题材,而这类题材情节曲折、故事惊险、人物命运跌宕起伏,也确实吸引人的眼球,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而且我注意到一个现象,当国家法治体系日益健全,在文艺作品中涉及法治的故事、情节就会越来越多。即使是一部家庭题材的合家欢作品,也难免时时出现与警察、法院等有关的细节。
其次是网络的特性为公安法治文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使之摆脱了某些桎梏,可能在悬念的营造上、在故事的编织上、在人物的刻画上,更夸张、更鲜明、更具刺激性,更能吸引观众或读者。当然,也有可能在一些应该有的法纪拘束上,会产生个别破坏作用,甚至出现单纯为了博眼球而编造的某些“擦边球”式的内容。粗制滥造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价值观不端正的作品也偶有出现。
作为全国公安文化事业的组织者,全国公安文联对公安网络文学的发展向来高度重视。我们和不少公安网络作家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我们也始终关注着大家的创作成就。近年来,我们还就公安网络文学的发展组织过多次调研,对公安网络文学的现状、发展做过认真的分析,广泛听取了网络作家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要成立全国公安文联网络文学学会的意向。中国作协领导对我们的工作也非常重视和支持。2016年4月9日,在一个草长莺飞阳光明媚的春日里,全国公安网络文学学会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会议,宣布正式成立。公安网络作家们对此欢欣鼓舞,普遍觉得是有了自己的家。学会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选编了2015年度公安网络文学作品精选集。征集到的作品就有几百篇,显示出公安网络作家们的创作热情。
我们对公安网络文学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加深和提高的过程。我认为,公安网络文学,作为网络文学重要的一支,充分具备了网络文学的特性,但是,它仍然姓“公安”,仍然是公安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是活跃于网络的公安文学。而且,由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公安网络文学也必然存在着不同于其他网络文学的个性,说它在网络独树一帜,也不为过。从分析上看,它具备了以下一些特点:
生发于职业本身并深深植根于职业的精神内涵,使公安网络文学具备了更多的正能量和更严肃的创作态度。在全国公安网络文学创作座谈会上,一位公安网络作家直言:我们和社会网络作家不同的,就在于我们的创作更多是出于对文学和职责的热爱。这句话让我非常感动,也感觉这句话说到了公安网络文学的核心内涵,灵魂所在。和传统公安文学创作一样,惩恶扬善、匡扶正义,始终是创作的主题;与犯罪作斗争的公安民警,始终是作品的主角。
外网和公安内网的呼应与共同发展,构建了公安网络文学的强大阵地和发展空间。一般认识上的网络文学,基本上是指发表于互联网的文学作品,但由于公安网络的发展与其在公安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使得公安网络文学除了在互联网上的纵横驰骋,还得到了大批公安内网上的文学论坛、网页的支持,仅以全国公安文联网站为例,从2009年至今,注册会员达到将近四万人。2015年原创文学区的主题帖(作品)就有4276篇。活跃在内部网络上的这些同志,他们的创作既是公安文化宣传的组成,也是不容忽视的网络文学产品;既是公安网络文学创作的基础,也同样为传统公安文学创作提供着充足的后备力量。
公安网络宣传和公安网络文学的有机结合,加上各级公安机关的积极推动,使公安网络文学形成了广泛的外延产品。网络具有无限的可能性。由网络文学创作生发开来,会有多种多样的衍生,并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如由公安部政治部主办的“三微”(微博、微信、微电影)大赛活动,就有力地调动了基层公安机关和民警的创作积极性。这些作品,虽然大多具有较强的公共宣传意识,但也不乏优秀的艺术之作,而且始终占据着网络的平台。前不久,在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国际微电影展映中,就有三部由公安机关拍摄的微电影获得优秀作品奖。
职业的敏感性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公安网络文学在技术层面的革新上走在前沿。特别是微信的出现,使公安网络文学迅速找到了新的平台。随着微信作为一种新的公安宣传手段的普遍应用,公安网络文学也迅即在微信文学的探索上摸索发展。如著名的微信公众号“超级小青年”“剑胆琴心”等,都已经在公安微信群,甚至是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特别是由于微信不同于网络的特点,使得微信文学在网络文学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值得我们研究的变化。
其实讲了半天,我要说明一点,正如公安文学是法治文学的重要组成一样,公安网络文学也是法治网络文学的重要分支。只不过我个人身在公安队伍,了解公安自然多些而已。我相信,搭上网络快车的公安法治文学,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和更美的前景,这是一片可供我们驰骋的全新战场。(作者张策 系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全国公安文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