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文化

当前位置:主页 > 政法文化 >

法官如何才能做到“大智若愚”

时间:  2015-02-11 10:16
披黑袍的法官和穿白褂的医生虽是两类职业角色,但很多人都说很相似,细品之下两者确实有着不少的契合点。古语中以扁鹊与其兄行医方式不同解释“智者无功”,即扁鹊之兄往往在早期就将病者治好,扁鹊却在病重之时治愈,反而扁鹊名气比其兄大,而医术却不如其兄,其兄为医之智者。人之智愚如何区分,特别是作为法官,怎样才能做到“大智若愚”?
 
所谓智者,用弘一大师的一段话可以充分明阐:“自处超然,处于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释然。”作为一个智者,在事业中以明了恬然之心待人处事,不违规不蹈矩;所谓愚者,并非指天资愚笨之人,而是事业工作中的愚笨之人,古语中亦有一切中要害之经典,“名誉及利养,愚人所爱乐也”。愚人之露在于贪小,逐利和狭隘。法官也亦凡人,能做到“大智若愚”,非一日之功一时之性也,我们虽不能人人都达到孔子所倡“仁者爱山,智者乐水”之境界,但起码应做到《论语》中所言“君子纳于言而敏于行”,使我们能在工作中正己身,正吾气,做“达观三世,念念知非”的智者法官。甚有同仁,在本职工作中愚资顿现,挑不起重任,担不起大梁,但每每有利己之利,纳圬之事时,为得之而施展全身解数,大显“智者”所能。殊不知,此为当智时不知智,当愚时不知愚。当愚之时多愚,没人会视尔为愚者,反赞为大智矣。
 
当今社会下,法官应是“智时则智,愚时则愚”,方能做到“大智若愚”。对业务求精,工作求进,待人求宽,遇利求淡,要充分发挥人之智质,使自己之智用于正道,用于正途,此谓“智时则智”;对于市侩之气,贪腐之举,逐利之为,沽名之念,要充分表露出人之愚质,拒之避之讳之弃之,此愚应为法官之大智,切不可因外露之愚而不怠,急于衷于在此表现出自己之智,智若用于此者,将必比真正愚者更愚,必将为时代所摒弃。
来源:河北长安网
(责任编辑;李 婷)
  • 版权所有:中共武威市委政法委员会 陇ICP备20000376号-1 甘公网安备 62060202000288号
  • 地址: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能源大厦12楼 服务电话:0935-2219679 网站邮箱:wwzfx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