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文化

当前位置:主页 > 政法文化 >

法官的脸

时间:  2014-10-14 11:44

法官的脸

铜陵市中级法院 黄冬松

面容与思想之间,似乎隐藏着一种密码,并传递着一些相对特定的信息。不是吗?请听:古罗马演说家西塞罗说:“面容是思想的肖像,眼睛是它的通讯员”;哲学家叔本华也说:“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更有趣,因为嘴巴说出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说出的是思想的本质”;美国诗人朗费罗也这样认为:“有些脸尽管不会说话,它们却是不用文字记载的岁月书卷”;美国学者丹尼尔·麦克尼尔还通过大量的研究,得出一个结论:“无论对于显露在外的皮肤,还是埋藏在内的思想来说,脸都具有深层含义。”

而我,因为职业的需要,也时常把各色人等的面貌凝视,试图用我的目光抵达他的内心,从而做出一些辅助性的判断。同时,他也一样审视着我的面容,也在猜测我的思想、观点、性格、品质,在寻找他的对策和方案。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从事法官职业的人,在公众的目光里,应该是一副怎样的面容?这是一个永恒却又富有时代特征的话题,朦胧如月。

近日,读到一篇介绍美国法学家博西格诺的名著《法律之门》的文章,不禁感叹博西格诺对公众心目中理想的法官肖像描述的精准:“五十多岁,平滑的灰白头发,或者至少鬓边是灰白的,有角质架的眼镜,略带傲慢但又不乏同情,冷静、深邃、孤高。”

请跟我来,让我们一起品读:

“五十多岁”,这是一个法官的黄金年龄。经历了多少岁月的打磨和职业独有的历练,这个年龄段的法官有经验,有阅历,他们已经看清这个世界,也已经发现真实的自我,他们能够从纷繁的世事中寻找到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他们成熟而不世故,大气、老练,从容淡定,处乱不惊,面对复杂局面游刃有余,处理疑难问题往往独辟蹊径。他们更加珍惜有限的职业生涯,愿和夕阳共度每一个平凡而真切的黄昏。

“平滑的灰白头发,或者至少鬓边是灰白的”,因为他们不再年轻,长期在法治的园田默然耕耘,以定纷止乱为己任,辛苦与劳累已经写在脸上,刻在心里。中年,是最负重的一族,有太多的义务要履行,有太多的责任要承担,也有一些比较和不安,同学、朋友、老乡,已是“冠盖满京华”,或者金钱已经不是问题了,而斯人却独自憔悴。在世俗的眼里,他们不过如此,但是从他们平滑的头发、朴素的衣饰上不难看出,他们依然认真严谨,不失素心,始终葆有生命的风度。

“有角质架的眼镜”,这是学者通常的形象。法律是一门开放性的学问,它的进步、发展、完善离不开学术的推动。法官职业的特殊思维,正如萨义德在《知识分子》里所说:“时时维持着警觉状态,永远不让似是而非的事物或约定俗成的观念带着走。”面临层出不穷的新问题、面对错综复杂的案情,综合运用法理、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不断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也造就了法官专业深邃的学术修养。从法官厚厚的眼镜片中折射出来犀利的目光里,不仅昭示着学识,更展示着丰富的智慧、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判断力。

“略带傲慢但又不乏同情,冷静、深邃、孤高。”真正的法官和作家一样,心中都有一辈子的敌人,他们从内心里蔑视丑恶、虚伪、庸俗、奸诈,等等。他们有时候从俗,有时候又必须超脱凡俗,与世俗保持着一种距离,保持着一定的傲慢。外表的坚强无法阻挡他们内心的善良,对弱者,他们的眼中也常常充满着泪水。他们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冷静的思考和独立的判断,在缄默中孕育思想,在幽居中培育美德,在平淡中提升人格和品位。

这样的法官,是法治之幸。

面对这样的面孔,我们能不肃然起敬?!

来源:安徽法院网
(责任编辑;李 婷)
  • 版权所有:中共武威市委政法委员会 陇ICP备20000376号-1 甘公网安备 62060202000288号
  • 地址: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能源大厦12楼 服务电话:0935-2219679 网站邮箱:wwzfx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