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文化

当前位置:主页 > 政法文化 >

一位老人七十年的政法路

时间:  2019-09-25 15:45
一位老人七十年的政法路
 
访原劳动改造工作管理局副局长兼煤管局局长王增铎
 
□ 本报记者  刘子阳
 
□ 本报通讯员 李新新 文/图
 
“荣誉是一种极大的激励。我相信,离休多年的老同志定会珍惜光荣历史,不忘革命初心和使命,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
 
说到这里,王增铎的声音开始颤抖。稍作停顿,他便继续神情庄重地读着铺在桌上的纸稿。
 
日前,司法部向95位同志颁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王增铎作为获得者之一,听说要接受采访,提前取出了纸笔,规整地写下这段“开场白”,铅字铺满了整整一张纸。
 
14年离而不休的“王爷爷”
 
“一个新生的你,一定会自豪地挺立于人前,爷爷相信你!”“新生的脚步要迈得稳健有力,可以走慢路,允许走弯路,但绝不能走回头路。”
 
这是王增铎写给一群特殊孩子的信,信里此类勉励的话随处可见。
 
2004年,司法部离退休干部局联合多部门发起“银色之光”帮教活动,时年70岁的王增铎出任司法部帮教小组组长,开始了长达14年“离而不休”的帮教之路。
 
帮教对象小海(化名)因犯绑架罪入狱。小海自幼父母离异,父亲又找了一位年轻后妈,小海心中始终不愿接受,亲人会见时不愿填写父亲的名字,父子俩隔阂很大,僵局持续了多年。
 
2016年,王增铎分别约见父子俩,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多番劝慰之下,双方终于愿意会面。当天,王增铎买来花生、枣子和糖果,送给小海和他的父亲。他解释说,这么做有一番苦心。“花生和枣,是希望孩子早日重获新生;糖果,是祝愿父子俩以后生活甜甜蜜蜜。”王增铎的用心打动了这对父子,俩人多年的心结得以化解。
 
除了给予心理疏导和情感抚慰,王增铎还时时牵挂着未成年犯出狱之后的安置就业问题。
 
2007年,帮教对象小范(化名)刑满释放当天便与来自怀柔家乡的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书”,长久悬在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我家在怀柔偏远的山里,得知王爷爷冒雨去我家走访,我特别感动。”
 
当天,怀柔区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基地与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签订“共建协议书”,促成这一切的,就是王增铎和他带领的司法部离退休干部帮教小组。
 
14年里,像小海和小范这样受王增铎帮教的失足青年有14人,王增铎与他们来往书信151封,面对面谈话147次。直到去年,14名帮教对象全部出狱。恰逢此时,携手近60年的伉俪住进了医院,他才意识到,帮教工作可能不得不告一段落了。
 
即便如此,王增铎还会不时收到来自帮教对象的好消息。前不久,小海和父亲一起,承包了一片鱼塘,而立之年的他,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第一时间就告诉了他的“王爷爷”。
 
“干一行钻一行”
 
60多年前,王增铎进入公安部,先后在政保局、文保局和消防局工作,一干就是33年。1984年,他被调往司法部,历经劳教局、劳改局、司法部直属劳改煤矿指挥部,见证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司法行政工作的十余年变迁。
 
从公安部到司法部,从一个岗位换到另一个岗位,工作内容在变,王增铎的热情从未改变。
 
调查研究是王增铎的“必修课”。在司法部,他每年会抽出三分之一的时间,到基层蹲点调研。“你一到基层调查,就有发言权了,对业务也了解得更直接了。”
 
1994年,王增铎赴四川调研。一个月的时间里,常常是“白天调研,晚上听汇报,一弄12点,连着一个月。回来以后,上楼怎么没劲,一查,是糖尿病。”
 
身体发出了警告,王增铎却没想过减小工作强度。“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能因为有病耽误工作,这是宗旨。你看我工作调动很多,从来没有说不接受,我是干一行钻一行。”
 
忆起几十年前的旧事,王增铎笑言:“那时浑身新鲜劲,能有新发现就会非常高兴,不觉得苦和累。”
 
传承红色基因
 
王增铎8岁那年,父亲在抗日战争中牺牲。部队以父亲病重的名义,通知家人前去看望。母亲预感不好,带着他连夜坐火车,又步行近七十里,赶到解放区的一个村子,到了后才知父亲已牺牲在战场上。幼小的王增铎跟着母亲跪在插着父亲“烈士之墓”的牌位前,磕头、燃香、烧纸。“我跟着我妈哭了,她哭得厉害,我知道爹死了,我没有记住他长什么样,但是这是感情嘛。”
 
王增铎对父亲的记忆不多。在他不到4岁时,父亲就离开家,参加了八路军。父亲参军,带给他的影响是持久而深刻的,他由此知道了八路军,知道了共产党。后来在解放区学校,又接受党的教育,从此,“听党话,跟党走”的朴素观念,在王增铎的心里生根发芽。
 
作为烈士之后,王增铎时刻不忘党和人民的嘱托。他说,退休之后还自发自愿地做力所能及之事,就是因为从小就受家中长辈“革命情怀”的熏陶,延续着“革命传统”。
 
“我是1948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的,可以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来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亲历者、奋斗者。”
 
如今,王增铎每天除了往返家与医院之间陪伴老伴,还有一个常规活动,便是准时准点读报、看新闻、读党史、读革命风云人物的传记。《生死关头 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浴血荣光》《粟裕大将》这是他近来的书单。“我经常到街上的书店里转一转翻一翻,看到新闻里提到什么书,或者中央领导人的最新讲话,就去书店找。”
 
在王增铎看来,他对党的这份感情,“深深扎根在心里,非常纯粹,就是内心里自发地想这么去做。” 
 
在共和国70年风云变幻中,这位守护在政法战线多个岗位上的老党员,始终怀揣着一份初心,它纯洁质朴,炽热坚定。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李彩霞)
  • 版权所有:中共武威市委政法委员会 陇ICP备20000376号-1 甘公网安备 62060202000288号
  • 地址: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能源大厦12楼 服务电话:0935-2219679 网站邮箱:wwzfx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