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文化

当前位置:主页 > 政法文化 >

耐得住那些委屈

时间:  2018-11-28 11:50
为了坚守对法律的信仰和秉持内心的良知,法官无怨无悔地选择了耐得住委屈。
 
法官手中有权,但这个“权”是人民和法律赋予的;法官与群众最接近,但这种“近”与职责相关。脱去法袍的法官是普普通通的社会人,具有常人的喜怒哀乐,自然有兴奋的时候,有悲伤的样子,有自豪感外露,有内心的委屈……但不管怎样,当穿上法袍,走进法庭,敲击法槌,或者当事人认定你是“官”时,法官就要抛开个人私心杂念,保持着既严肃又温和、既不偏又不袒的面貌,面对纠纷,面对案件,面对当事人。
 
强扭的瓜不甜,所愿的事难全。希望一次性快速化解纠纷,不衍生些许琐事,那是难以企及的。有时候,法官不辞辛劳斡旋和解,早出晚归查找线索,苦口婆心辨法析理,感同身受处理纠纷,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化解当事人燃眉之急,解决当事人生活紧需,但换来的可能是无理的取闹,不断的上访,恶语的相向,人身攻击的威胁,甚至被冠以贪污受贿、办“人情案、关系案”的头衔。心里有委屈,但工作还是照样做下去,并且要笑脸相迎,耐心倾听,热情答复,还要座椅邀坐,茶水相待。
 
那么,是什么力量让法官如此般执着,甘于委屈呢?哲学家康德说过:“在这世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品德。”同样,为了坚守对法律的信仰和秉持内心的良知,法官无怨无悔地选择了耐得住委屈。
 
法官耐得住委屈,镜照的是一种敬业精神和爱民情操。当事人紊乱的诉说,甚至不解和谩骂,说明的是,他们心中还是信仰法律、信任法院,对法官公正司法还是满怀期望的。而法官甘受委屈,仍诚心诚意地倾听,一如既往地工作,穷尽举措地结案,印证的是,他们是把工作当事业,把群众的事当家事,不愿自己的委屈影响工作、不利群众。
 
法官耐得住委屈,凸显的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也许,群众心结不化,有群众对法院工作不了解的原因。但法官选择“耐得住委屈,埋头将工作进行下去”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心态调整的过程,更是对提高工作能力的历练。通过不断的反思,修复工作的方式方法,总结经验教训,必然给力下一步工作的顺利开展。
 
法官耐得住委屈,获得的是一份认可。当纠纷得到化解,看到当事人露出久违的笑意,并取得群众充分认可时,内心的委屈已不再是委屈,而是法官职业的尊严感,并最终化作工作的持续动力。
 
不过,法官耐得住委屈也需要谅解和支持。这份谅解,来自法院内部的支持,哪怕是一缕微笑、一个眼光、一句话语,都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促使受到委屈的法官坚持下去。(洪泉寿)
 
(原文链接:http://rmfyb.chinacourt.org/paper/html/2018-11/26/content_146145.htm?div=-1)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李彩霞)
  • 版权所有:中共武威市委政法委员会 陇ICP备20000376号-1 甘公网安备 62060202000288号
  • 地址: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能源大厦12楼 服务电话:0935-2219679 网站邮箱:wwzfx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