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人物

当前位置:主页 > 长安人物 >

记西藏比如县人民调解员朗扎

时间:  2019-04-18 08:44
为羌塘草原带来和谐之风
 
记西藏比如县人民调解员朗扎
 
□ 本报记者 刘玉璟 符香凝
  
3月5日,一起因遗产分配引起的矛盾纠纷在朗扎的调解下顺利解决,朗扎紧皱的眉头缓缓舒展。
  
这是朗扎调解的多少个纠纷?恐怕连他自己都数不清了。
  
从1980年进入村“两委”担任委员开始,朗扎先后担任西藏自治区比如县白嘎乡达钦村村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喜江村党支部书记,朗扎调解室主任等职,从那时起,他就一直奔走在人民调解工作一线。
  
近日,《法制日报》记者从拉萨驱车来到白嘎乡朗扎调解室。
  
见到记者,朗扎立即放下手中的材料,用宽厚有力的双手握着记者的手连说“欢迎”,声音洪亮、中气十足,黝黑的脸庞上挂着自信的笑容。常年行走在牧区调解工作一线的他,走起路来步履生风。 
  
今年54岁的朗扎调解矛盾纠纷近40年,先后荣获那曲市“五一”劳动奖章、西藏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和“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等多项荣誉,而最让朗扎自豪的是老百姓授予他的“羌吞泼念”(藏语,意为“和谐使者”)称号。
  
“调解成功后,接过群众献上的哈达,看到他们满意而归,我感觉努力没有白费。”朗扎说他的幸福就是看到大家和睦相处。
 
草场就是农牧民的命根子
 
1980年,15岁的朗扎因为聪明好学被村民推选为村“两委”委员。从那时起,村民有了纠纷都愿意找他帮忙调解。
  
“别看他年纪轻,好点子可多了。”白嘎乡达钦村老党员索朗杰布至今对他赞不绝口。
  
1989年,白嘎乡达钦村与羊秀乡钦达村的草场边界纠纷爆发了,在上级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担任达钦村村委会主任的朗扎崭露头角,将边界纠纷有效化解,赢得上级有关领导和村民一致好评。
  
“有纠纷找朗扎”成为附近农牧区群众的共识。
  
几十年来,他始终活跃在人民调解工作一线,挽救了无数起几近破裂的婚姻和家庭,化解了许多一触即发的矛盾纠纷。
  
白嘎乡亚阔村与欧阔村草场相连,两村因历史遗留的草场界限不明问题经常发生争吵,多次发生械斗,伤过人,也死过牲畜。
  
2014年7月,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虫草采挖季,亚阔村与欧阔村群众又因草场界限问题而吵得不可开交,双方用拖拉机堵住道路,许多村民手持棍棒铁锹,一场械斗即将爆发。
  
得知消息的朗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想办法稳住村民情绪,却被不明真相的群众团团围住,不满的情绪全都发泄给了他。
  
作为长期奋战在基层调解一线的朗扎明白,“有事坐下来谈”才能解决问题。
  
面对大家的责难,朗扎苦口婆心地劝说村民先放下手中的棍棒,双方各退一边,各派代表进行商量。
  
“讲法律、讲政策、讲利害关系,讲了好几个小时,嗓子都哑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朗扎至今都心有余悸。
  
经过5天不分昼夜的调解,双方终于签订调解协议书,一场可能引发械斗的历史遗留纠纷终于被平息,羌塘草原深处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草场是农牧民的命根子,这事一点不能马虎。”朗扎严肃地说道。
  
截至目前,朗扎成功调解村与村之间30年以上的草场纠纷4起、10年以上的矛盾纠纷4起,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为羌塘草原带来了和谐之风。
 
活到老学到老调解有绝招
  
“请问是朗扎调解室吗?我前段时间一直帮张某干活,现在停工了,他一直拖欠我的工钱不给,我现在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能否帮我解决一下?”
  
2018年12月7日一大早,刚吃完早餐的朗扎就接到当事人陈某的电话。
  
陈某是四川长宁县人,2017年5月经朋友介绍,在白嘎乡修建民宅,陈某与张某签订的劳务合同中明确说明,房屋修建完成后一次性支付工程款。但在工程完工后,张某以房东未支付工程款为由拒绝支付工程款,双方由此产生纠纷。
  
次日上午,朗扎调解室组织双方当事人到现场调解,陈某称家人生病急需治疗,张某必须一次性支付全部费用,而张某称房东没有按期支付工程款。
  
朗扎调解室工作人员马上拿起电话联系房东,经确认,房东已将工程款全部支付,而工程款被张某挪用。
  
眼看着双方情绪越来越激化,朗扎立即采取“背靠背”方式进行劝说,在双方态度有所缓和的情况下,朗扎通过讲解劳动法、民法以及打击处理“老赖”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为当事人分析利弊,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协议,先期支付15万元,剩余资金在2019年6月前一次性付清。一场劳资纠纷最终得以化解。
  
“以前更多的是依靠传统习俗来调解矛盾纠纷,现在的纠纷类型多了,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与时俱进。”朗扎告诉记者。
  
在朗扎调解室,记者看到8个笔记本整齐地摆放在文件柜里。
  
白嘎乡司法助理员欧珠措姆告诉记者,“朗扎主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他仍然坚持学习,那8个笔记本都是他的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
  
宅基地、草场、婚姻、土地、劳资……各类纠纷在朗扎手中得到调解。活到老,学到老,这也许是朗扎近40年来调解无数起纠纷,成功率在98%以上的秘诀吧。
 
只要干得动就一直干下去
  
在朗扎调解室成立之前,哪里有矛盾,他的调解工作就开展到哪里,草场上、牛圈里、田间地头、牧家帐篷……到处都留下他调解矛盾的身影。遗憾的是,只能通过当面调解达成口头协议,没有条件形成文字材料。
  
“因为没有文字协议,不履行调解协议的事情时有发生。”朗扎告诉记者,“调解室成立后,乡政府给我们配置了办公用品,成立了调解委员会,制订了规范的文书,现在前来调解纠纷的群众都在达成的协议上签字、按上手印,不怕他们反悔了。”
  
每到虫草采挖季,朗扎熟悉的身影就会准时出现在村民身边。
  
“虫草采挖季节,群众居住集中,大家的帐篷都在一起,既是排查矛盾纠纷的好节点,也是开展法治宣传的好时机。”白嘎乡党委书记巴青多吉告诉记者,朗扎是维护那若沟虫草采挖点秩序的中坚力量,不仅能调解纠纷,还通过大家身边的生动事例进行普法宣传,大家都喜欢听他讲。
  
“为民分忧永无止境,只要群众有需要,只要我还干得动,我就一直干下去。”朗扎朴素的话语,道出了一名基层老党员的心声。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李彩霞)
  • 版权所有:中共武威市委政法委员会 陇ICP备20000376号-1 甘公网安备 62060202000288号
  • 地址: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能源大厦12楼 服务电话:0935-2219679 网站邮箱:wwzfx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