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人物

当前位置:主页 > 长安人物 >

【民主与法制网】正义的天平在这里不会倾斜

时间:  2017-09-19 12:49
正义的天平在这里不会倾斜
 
 --记“全国法院先进个人”杨秀平
 
“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做一名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好法官。”这是甘肃省民勤县法院刑事庭庭长杨秀平的一句座右铭。在近10年的法官生涯中,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诺言。今年1月,她被授予“全国法院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杨秀平1997年进入甘肃武威市民勤县人民法院工作,先后在基层法庭、办公室、研究室、刑事庭担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由于工作出色,2010年起任民二庭副庭长,现任民勤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
 
提起杨秀平的业务素质,同事们无一不竖起大拇指。2010年,杨秀平被安排到民二庭工作,她接手的第一件案子是一起特殊的雇员受害赔偿纠纷案。该案的特殊之处在于纠纷发生在亲兄弟之间,哥哥是雇主,开一家洗车行,弟弟是雇员,在受雇洗车过程中不慎触电身亡,因为关系特殊,事发后,家庭内部私自作了处理,这家的其他兄弟答应负责照顾已故弟弟的妻儿。可是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受害人的妻子马某有6岁的女儿和2岁的儿子,由于孩子年幼,使她无力再从事其它工作,以前家庭经济来源基本靠丈夫打工所得,现在丈夫没了,马某向其他兄弟张口,起初还好,没过几个月,情形就不一样了,冷嘲热讽接踵而来。在遭受了几个月的冷眼冷语之后,马某一纸诉状将雇主哥哥诉到了法院。杨秀平接到案子,经开庭后认为,哥弟之间雇佣关系明确,且已分家另过,哥哥的车行由其个人经营,该案应属正常的雇员受害赔偿纠纷,哥哥理应以雇主身份,按法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赔偿数额达十多万元。可是被告及其他兄弟、他们80多岁的老母亲对此不满了,他们不断到法院施加压力。杨秀平认为,法院就是主持正义的地方,法官的责任就是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如果法院怕麻烦而置人民的合法权益于不顾,这个社会还在哪里讲公道。她依法判决被告对原告马某及其子女承担赔偿责任,被告不服上诉,被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原告最终得到了赔偿。同时,杨秀平了解到马某家庭生活确有困难,经多方联系,帮助办理了相关手续,使马某享受了低保政策。马某逢人便感激地说;“如果不是杨法官,我哪有今天!”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近10年的法官生涯,杨秀平办案900多件,无一发还重审或再审,无一申诉、上访和缠诉;凭借着深厚的法律功底和女性特有耐心和细致,她不断在审判工作中总结经验,妥善审结了多起重大疑难复杂刑事、民事案件。
 
在未成年案件审理中,杨秀平始终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2012年9月,杨秀平被法院安排负责刑事庭工作,她接手的第一件案件是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同年10月25日,刑事庭的法官和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控辩双方同坐在县法院一椭圆形的会议桌前,开始了当天的法庭审理活动。涉嫌抢劫犯罪的王某、叶某均刚满14周岁,为了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杨秀平采用圆桌法庭,庭审在平和轻松的气氛中进行。在查明家庭生活困难、家长疏于管教、学校过早将其推向社会是二人成为“问题少年”的客观原因后,杨秀平组织控辩双方就是否适用非监禁刑进行了辩论,控辩双方最终对二被告人适用缓刑达成了共识。二被告人当庭表示,通过法庭审理,深受教育,对其行为给家庭、社会所造成的危害非常懊悔。根据二人的犯罪情节和处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司法政策,法庭对二被告人宣告了缓刑。后杨秀平又多次协调联系,使二人重返学校就读,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近年来,被民勤法院判处非监禁刑的未成年人的再犯率始终保持在1%以下。每年,杨秀平还和她的同事开展“送法进校”活动,为在校学生举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法制讲座。她撰写的《把握人生航标,远离犯罪深渊》被编入民勤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法制课宣讲教材。
 
为提高刑事案件审判质效,杨秀平还对刑事案件进行繁简分流,并大胆尝试轻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程序,使轻微刑事案件的办案期限缩减至10日内办结,平均办案期限为5天,大大提高了诉讼效率,节约了诉讼资源,缓解了案多人少的矛盾。
 
在杨秀平的法官生涯中,她坚持认真执行廉洁办案的各项规定,没有办过一件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没有超标准和规定报销过任何费用。她还要求全庭人员,分是非,明荣耻,廉洁自律,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办案,以廉洁促公正。
 
西塞罗有句名言:“执政官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在杨秀平的带领下,全庭人员都严格守纪,受到群众的好评。她负责的刑事庭近三年全院年终考核名列前茅。(马震坤)
 
(原文链接:http://gs.mzyfz.com/detail.asp?dfid=13&cid=555&id=368410#10006-weixin-1-52626-6b3bffd01fdde4900130bc5a2751b6d1)
来源:民主与法制网
(责任编辑;)
  • 版权所有:中共武威市委政法委员会 陇ICP备20000376号-1 甘公网安备 62060202000288号
  • 地址: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能源大厦12楼 服务电话:0935-2219679 网站邮箱:wwzfxc@163.com